主持人:
谢谢马志昌先生的发布介绍。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大家就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全国基层党建网记者:
在刚刚的介绍中提到省内医保关系转移能够“免申即享”,这项服务对身处异地的办事群众来说是非常便捷的。医保还有哪些“免申即享”服务,请详细介绍一下?
梁成礼: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关注到的省内医保关系转移“免申即享”,正是我们深化医保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作为民生部门,我们始终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等方面下功夫。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强化数据赋能,优化服务流程,集成服务路径,转变服务模式,实现从“人向医保要待遇”到“医保按待遇找人”的跨越,让群众办事流程更优、材料更简、效率更高。
目前,我们已经将“免申即享”的服务范围拓展到了8个医保服务事项。除了您刚才提到的省内医保关系转移,还有医疗救助对象资助参保、职工在职转退休医保待遇、产前检查补助费发放、生育津贴发放、恶性肿瘤放化疗及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基本医保参保职工普通门诊就医结算、住院费用报销等多项服务。这意味着,凡是符合相关待遇享受条件的参保人,无需再经历繁琐的申请手续,即可直接办理或享受医保相关待遇。今年以来,我们已通过“免申即享”方式为群众办理业务近3200万笔,主动将医保便捷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
我再以生育津贴发放为例向大家具体说明“免申即享”是如何运作的。过去,参保女职工生育后,需要单位或本人携带相关材料,专程到医保经办大厅提交办理申请,环节多、跑腿多。而现在,符合待遇享受条件的女职工在我市医保定点机构生产后出院结算时,直接由医院通过信息系统为其上传生育相关材料信息,无需参保人或用人单位申办。医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会第一时间向女职工发送提醒短信,生育津贴将按月拨付至其社保卡金融账户中。对于生育女职工来说,整个发放过程是“无感”的,但服务却是实实在在的。这项服务今年已惠及2.4万参保女职工。
如果生育女职工想详细了解自己的生育待遇领取情况,可以随时登录青岛市医疗保障局官网、“青岛医疗保障”微信公众号掌办大厅,通过“医保数字人”进行查询,生育报销金额、生育津贴发放天数、累计发放金额等信息一目了然,非常直观便捷。
总而言之,我们推行的“免申即享”,本质上是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通过制度创新和科技赋能,将传统的被动申请转变为主动服务、智能办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扩大“免申即享”服务清单,让更多医保惠民政策精准直达、免申即享。
谢谢大家。
山东商报记者:
今年以来,医保已经为参保人就医购药结算9000多万人次,可以说服务体量非常大。医保结算报销也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那么在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结算方面,医保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唐林凤:
医保结算是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步,费用报销得及不及时、手续简不简便,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切身感受和获得感。医保部门聚焦群众关心关切,持续优化结算服务,主要从三个方面推进工作:
一是全面实现“一站式”联网结算,让群众更省心省力。目前,我市已实现全部就医类型直接联网结算,无论是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还是住院、生育等医疗费用,参保人都可以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报销。我们构建了涵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以及“琴岛e保”也就是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等在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并实现了这些保障制度内医疗费的“一站式”报销。群众就医时,无需先行垫付资金然后再奔波到不同部门申请报销,只需在结算时结清个人负担部分就可以,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经济负担和事务性负担。
二是不断创新医保结算支付方式,让结算更便捷高效。在保留医保卡实体卡结算的基础上,我们积极借力信息化手段,拓展了多元化的结算渠道。推出了医保码(医保电子凭证)、刷脸等新型结算方式,有效解决了实体卡携带不便的烦恼,参保人通过手机展示“医保码”,可以在我市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就医购药结算,在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还可以实现挂号、入院登记、问诊、检查、取药、打印病历资料等全流程“一码通行”。在配备刷脸设备的定点机构,参保人通过人脸识别即可完成身份认证与费用支付,挂号、就诊、结算、取药等环节无缝衔接,尤其适用于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便捷度显著提升。
三是主动推送医保结算信息,让服务更透明可感。为了让参保人对自己就医的花费和医保报销情况“心中有数”,我们变被动查询为主动告知。参保人完成住院结算后,医保部门会主动通过发送手机短信息或微信服务信息的方式,第一时间告知其本次住院医疗费总金额、医保报销金额、自费金额等结算情况,以主动公开切实保障参保人的知情权,让医保报销变得清晰透明,让医保服务可感可知。参保人如果想要查询历次结算信息,也可以通过网办、掌办大厅的“医保数字人”模块,点击就医档案中的结算列表查看,或者在“医保结算”模块中查询,动动手指即可掌握全部结算情况。
谢谢大家。
半岛都市报记者:
当前正值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2026年度居民医保缴费标准如何?医保待遇享受情况如何?请简要介绍一下。
梁成礼:
感谢您的提问。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与财政补助相结合的筹资模式,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防范因病致贫的重要制度保障。当前正值2026年度居民医保集中缴费期(2025年9月-12月),下面我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政策。
一、关于2026年度缴费标准
2026年度,我市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标准保持不变,财政补助仍占大头,具体为:2026年度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标准继续执行一档成年居民482元、二档成年居民和少年儿童每人每年415元,在此基础上,财政分别予以每人每年880元、800元的补助。另外,按照政策规定,2026年度起在青大学生的个人缴费标准调整至200元,财政同样予以补贴每人每年800元,补助金额达到个人缴费的4倍。
二、关于医保待遇
居民参保人可以享受到住院、门诊慢特病、普通门诊等医疗保障待遇。
(1)住院保障方面,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达到起付标准以上的部分进行医保报销。成年居民报销比例按照缴费档次和就医医院级别的不同分别报销55%-85%不等;少年儿童和大学生在一、二、三级医院报销比例分别为90%、85%、80%。
(2)门诊慢特病保障方面,起付标准以上部分,同样按照缴费档次和定点医院级别不同报销60%-80%,有限额病种超出限额部分在基层医疗机构支付30%。
(3)门诊统筹保障方面,实行定点签约管理,一档缴费成年居民支付比例为65%,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800元;二档缴费成年居民、少年儿童支付比例65%,一个年度内最高支付限额为600元;大学生支付比例为80%,暂无最高支付限额。
参保居民发生的符合政策的各类医疗费,基本医保与大病保险合计年度最高保障额度为78万元,为广大参保居民构筑了坚实的风险防护网。
总之,我市2026年度居民医保政策呈现出“缴费标准稳定、财政补助力度大、待遇保障优化”的特点。我们在此也提醒广大市民,请务必在今年9月至12月31日的集中缴费期内及时参保缴费,以确保自2026年1月1日起能够无缝享受全年的医保待遇,错过集中缴费期会有3个月等待期,影响待遇正常享受。
谢谢大家。
观海新闻记者:
今年在生育待遇保障方面推出了一些新的举措,比如完善了失业人员生育待遇、实现了省内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请再详细介绍一下具体保障政策?
唐林凤:
感谢您的提问。随着多层次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小群体”能够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医疗保障服务。
以失业人员为例,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按职工参加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保险费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支付,个人无需缴费。自今年5月1日起,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失业人员(简称“领金人员”)生育(流引产)的,不仅能享受生育医疗待遇,还能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其中,生育医疗待遇包括妊娠期检查费、分娩医疗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等,按不同生育病种采取不同结算方式和结算标准。生育津贴待遇以领金人员生育当月缴费基数和规定的发放天数进行计算(即女职工生育产假为98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等),一次性发放至其社保卡金融账户。因缴费时间不足需要延期补支生育津贴的,以其符合享受生育津贴条件时参保身份及相关规定计发生育津贴。
另外,再讲一下省内生育医疗费用联网结算相关政策。自2025年7月25日起,我市实现了生育分娩医疗费省内异地直接结算,这对异地生育的女职工来说既省去了跑腿的烦恼,也解决了垫资的问题。参保人省内异地分娩住院期间,发生的单胎顺产、经剖宫产术分娩、多胎分娩均为顺产(双胎)、多胎分娩均经剖宫产术(双胎)的生育分娩病种,均可在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生育医疗费。参保职工待遇为纳入统筹的费用无起付线,按限额报销,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和单胎多胎分别设定结算标准,例如在三级医院生产,单胎顺产结算标准为5900元,多胎剖宫产为7200元。另外,女职工产前检查费实行定额支付,标准为1600元,与住院分娩结算时一并支付。参保居民生育分娩医疗费限额结算标准为3000元,医疗费总额低于限额结算标准的据实结算,超过限额标准部分由个人负担。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唐林凤女士的解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媒体朋友,请会后联系市医保局,联系电话:85771539。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