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感谢薛洪利先生的发布介绍。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广中文网记者:
刚才提到,今年青岛、大连等五个计划单列市实现了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宋健:
感谢记者朋友对不动登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随着经济、社会活动跨区域交流日益紧密,企业和群众对异地办理不动产登记的需求显著增长。为积极回应社会期待,今年,我市在巩固“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范围,与大连、宁波、厦门、深圳等计划单列市共同签署合作框架协议,打造了计划单列市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圈。
本次合作主要有三大特点:
第一,强化服务联结,畅通跨省协作通道。建立以“全程网办”为主、线下帮办为辅的不动产登记“跨省通办”服务机制。运用“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借助人脸识别、信息共享、电子签名、网上支付等手段,加强异地属地协同联动,实现从“群众奔波”到“数据跑路”的服务转变,让异地办事如“同城服务”一样便捷高效。
第二,聚焦高频需求,推动事项精准覆盖。将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登记资料查询等企业群众关注度高、办理量大的业务,纳入首批通办范围,精准对接跨城投资、异地置业、企业融资等服务场景,满足申请人多样化的异地办事需求。
第三,优化业务流程,提升异地办事体验。以异地申请办理青岛房屋登记业务为例,其他四地市民无需专程赴青,可在当地“跨省通办”专窗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登录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完成信息填报、材料上传、人脸识别等流程;有关信息经青岛市登记机构属地审核通过后,申请人可在线缴税缴费,并下载不动产电子证照或申请邮寄纸质证书,实现全流程“异地办、网上办”。
此次五市合作,是不动产登记领域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拓展通办服务范围,让“跨省通办”更加便捷高效,确保改革成果真正惠及企业和群众。
山东商报记者:
请问“青易登”工作室都有哪些为企服务举措?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建:
感谢您的提问。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始终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依托“青易登”工作室搭建政企互动平台,以“有解思维”创新涉企登记服务模式,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是精准送法上门,政策直达企业。我们组建了专业的不动产登记法律政策咨询服务团队,吸纳了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专业人员及登记中心业务骨干,为企业提供定制化“送法上门”服务,重点解读不动产登记办事流程、申请要件及税费政策等内容。我们还常态化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采取“政策宣讲+现场问答”模式,将抽象的政策条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指南,帮助企业精准理解并用足用好政策。
二是聚焦疑难问题,提供定制方案。针对企业遇到的复杂疑难登记问题,我们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专属服务。通过前置服务机制,对涉及规划、土地、验收、登记、税费等全链条问题进行“打包”研判,一次性明确办理路径。同时,建立企业需求台账,指定服务专员,主动跟踪对接,确保问题“合法办理、合规处置、合理解决”。针对企业改制、资产处置等流程繁琐的问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多部门协同梳理根源、厘清权属、优化流程,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清晰的解决方案,有效打通办证堵点难点。同时,在办理过程中推动小微企业免收登记费、不动产“带押过户”等惠企政策落地。
三是建立回访机制,驱动服务提升。我们建立了不动产登记企业回访制度,通过现场回访、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定期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并将合理化建议直接融入日常服务举措的优化提升,确保企业呼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推动登记服务持续优化。
总结来说,“青易登”工作室通过“前置普法”和“后端攻坚”双线并行的服务模式,形成服务企业的完整闭环,目前已为135个项目提供了“定制化”解决方案,112个项目办证难题得到解决,收获企业感谢锦旗30余面,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保障。
大众网记者:
青岛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和西海岸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获评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请问,我市在登记窗口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和突出亮点呢?
王先军: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不动产登记是自然资源部门服务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登记服务智能化、网络化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回归服务场景本身,持续深化登记大厅和窗口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不断提升一线的服务能力和服务体验。主要举措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同市同标,推动服务规范统一。通过制定全市统一的登记操作细则、成果审查规程、服务管理规范等制度标准,实现业务流程与大厅管理“一把尺子量到底”,真正做到全市登记服务“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目前,全市45项高频登记事项实现“全市通办”,企业群众可就近选择登记大厅办理,享受标准一致、质量可靠的登记服务。
二是优化功能布局,提升大厅服务效能。全市各登记大厅按照“综合服务为主、专区服务为辅”的原则,科学分区,精准对接多样化的办事需求:综合受理区实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集成交易、登记、纳税等全流程业务;企业服务专区提供随到随办、一对一专属服务;自助服务专区24小时开放,提供申请、查询、制证等便民服务。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主动服务能力。我们通过常态化培训、轮岗等方式,持续提升登记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做到热情接待、有问必答,确保企业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申请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一次性明确告知补正内容。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全市98%的登记事项即时办结,全部登记事项2个工作日办结。
四是营造温馨环境,增强服务满意度。我们注重服务细节与人文关怀,致力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体验。大厅各服务专区和窗口使用规范清晰、色彩醒目的标识加以区分,方便企业群众快速识别和定位;免费提供饮水、轮椅、花镜等便民设施;大厅内配备“红马甲”“蓝马甲”服务专员,主动提供咨询引导、有诉即办、跟踪服务等“一站式”导服。
五是强化公示公开,促进服务阳光透明。我们编制了通俗易懂的服务指南和流程图,通过登记大厅、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主动公开各登记事项的申请材料、税费标准及办理时限,方便企业群众“一目了然”掌握办事所需。同时,积极畅通监督渠道,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结合意见箱、网络平台、市民开放日等方式,广泛收集企业群众意见建议,形成“收集—反馈—优化”的服务闭环,推动登记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服务机制、强化管理支撑,努力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利、安全、温暖的不动产登记服务。
主持人:
感谢王先军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系电话:82661885。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