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
您没有安装flash播放器或者flash播放器版本低于 10.0.0
为了能够正常观看视频,请您点此 下载最新版本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筹备情况
时间: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10:00   地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  发布内容: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筹备情况   发布人:市政府副秘书长    管洪涛; 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  董宝华; 市财政局副局长 李红; 青岛证监局副局长 朱翔。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日期:2025年9月19日(星期五)10:00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将于9月26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为向社会各界介绍会议相关情况,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

  出席发布会的有:

  市政府副秘书长 管洪涛先生;

  市委金融工委副书记 董宝华先生;

  市财政局副局长 李红女士;

  青岛证监局副局长 朱翔女士。

  欢迎4位发布人到会发布,并回答媒体朋友们关心的问题。

  首先,请管洪涛先生发布介绍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有关情况。有请。

  管洪涛: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

  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一直以来对青岛金融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今年创投风投大会筹备进展情况做简要介绍。

  青岛创投风投大会是我市推进创投风投中心建设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活动,201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六年来,大会持续创新形式、拓展议题,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了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国家部委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知名机构的高度关注并踊跃参与。创投风投大会的连续举办,有效拓宽了实体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渠道,加速了创投风投资源集聚,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截至2025年7月末,我市私募基金管理人、管理基金、管理规模分别是2018年末的1.5、5.7和3.3倍,在全国排名分别上升3、10、8个位次。创投风投引来资本活水,投出了科捷智能、科凯电子等优质上市和拟上市公司,助力行业冠军国数科技、核心互联等完成数亿元融资。截至上半年,全国私募基金投资青岛项目1351个,在投本金922亿元。

  一、大会总体安排

  本次会议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委金融办、青岛市财政局承办,将于9月26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主题为“科技赋能·开放共融:金融新业态与新趋势”。

  会议形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下参会人数约1000人。本届大会设开幕致辞、重点项目揭牌签约、主题演讲、圆桌论坛、专题论坛,以及资本招商和科创项目路演等环节。拟邀请山东省政府分管领导,青岛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邀请国家部委、金融监管部门现任或退休部级领导进行主旨演讲,同时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创投风投头部机构、重点险资代表等百余位行业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与投资机构代表,以及数十家中央新闻媒体和全国性财经媒体参会。

  二、大会亮点及重要环节

  一是主题定位升级。本届大会将从“创投风投盛会”转型为“金融行业盛会”,会议内容将从专业聚焦创投风投行业进一步拓展到整个金融领域,紧扣金融开放与科技赋能双主线,提供趋势洞察与交流平台。通过举办本届大会,打造金融机构、创投风投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和社会公众把握经济金融发展趋势、了解金融业转型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方向的窗口和风向标。

  二是嘉宾阵容强大。本届大会将广邀业内具有影响力的重磅嘉宾出席,包括专家学者型原正部级或副部级领导、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创投风投机构和企业集团高管以及重点高校、知名智库的嘉宾参与交流讨论。同时,注重国际视野,加大外资金融机构邀请力度,在嘉宾层面形成“国际板块”。

  目前已确认出席大会的重要嘉宾有: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中投公司原总经理、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原副主任尹艳林,中国银保监会原副主席陈文辉,中国证监会原副主席方星海,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苑多然,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李鸣钟,北京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王云龙,渣打银行(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鲁静,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贾飙,中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巍等。

  此外,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太平洋保险集团、泰康保险集团、中泰证券、上海科创银行、火山引擎、金浦投资、意才基金等国内外头部金融机构、创业投资与股权投资机构负责人也将参会。这些业界精英将分享深度洞察,探讨行业趋势,为与会者带来前沿思考,并有望促成一系列项目合作与资本对接。

  三是议题紧扣前沿热点。本届大会研讨内容聚焦宏观经济、产业升级、企业并购、耐心资本、投资退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ESG金融改革与绿色金融创新等行业当前关注的热点议题,通过深入讨论全面了解行业动态。

  聚焦金融开放与国际合作,“金融开放与投资新机遇”圆桌对话将邀请中外资金融机构讨论“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新机遇,探讨在新发展格局下如何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探讨跨境投融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QFLP/QDLP试点等前沿话题,研究如何通过创投风投引导资源向新业态、新领域集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

  聚焦绿色金融创新实践,“ESG金融改革与绿色金融创新”专题论坛将深入探讨如何将ESG理念融入金融产品设计与投资决策,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碳中和主题投资等创新工具落地。

  聚焦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AI技术变革下的金融与科技”专题论坛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如何优化金融服务流程,包括智能风控、AI投研、数字化客服等场景应用,研究AI技术对创投风投行业的重塑作用。

  聚焦资本市场与产业协同,“企业并购、产业重组与资本市场新机遇”专题论坛将探讨全球经济格局调整背景下的企业并购与产业重组新趋势,研究创投风投机构如何通过并购基金、产业整合投资等模式助力企业发展。

  聚焦全球金融格局变化,“全球产业重塑浪潮下的货币新格局”专题论坛将探讨全球供应链重构、区域经济合作深化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研究跨境贸易结算、汇率风险管理、跨境创投风投等领域的新挑战与新机遇。

  四是推动产业精准赋能。本届大会将组织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代表实地走访,举办资本招商与科创企业路演活动,推动“走访—路演—投资”的创投闭环落地生效。会议期间将举行重点项目揭牌和签约仪式,集中展示青岛在创投风投领域的招商引资成果。

  五是发布重磅政策成果。为进一步优化创投风投营商环境,本届大会将发布《青岛市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推动基金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大会还将发布《全球创投风投年度白皮书(2025)》,分析热点行业投资情况,对未来创投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六是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顺应视频化、移动化的传播趋势,本届大会将构建“传统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在以往“海报+图文专题+快讯+视频直播”传播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短视频报道,通过视频号、抖音等社交媒体实现视频新闻的裂变传播。

  三、预期成果展望

  一是推动项目落地与资本集聚。通过大会搭建的交流合作平台,预计促成一批优质项目在青岛落地生根,吸引更多外地投资机构在青设立分支机构或基金,进一步提升青岛创投风投行业的资本集聚效应,为本地产业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大会将为政产学研创投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各方深度对接,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二是促进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借助大会汇聚的行业智慧与资本力量,推动青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通过深入探讨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前沿话题,为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是提升城市影响力与品牌价值。举办本届大会,将进一步提升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投风投领域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强化青岛创投风投品牌形象,吸引更多人才、技术、资本等优质资源向青岛集聚。通过打造金融行业盛会,青岛将进一步巩固在创投风投领域的领先地位,彰显在金融开放创新方面的先行优势,为建设金融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媒体朋友们,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即将拉开帷幕。在此,诚挚邀请大家,第一时间传播大会盛况,深入挖掘大会亮点,充分展示大会成果,共同携起手来,为青岛在新质生产力赛道上抢占先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管洪涛先生的发布介绍。下面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现在开始提问。

   中广中文网记者:

  刚才提到,创投风投引来资本活水,请问借助创投风投引领,今年以来,青岛资本市场有哪些新的工作成效?

   董宝华:

  谢谢您的提问。

  创投风投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参与主体,资本市场又为创投风投提供了退出机制和有效激励,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借助于创投风投的带动,青岛资本市场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服务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梯队建设格局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全市新增1家企业过会待发,8家企业报交易所审核,5家企业申报证监局辅导备案,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动态分层的拟上市企业后备库不断完善,孵化层企业107家,储备层企业580余家,形成“储备一批、孵化一批、辅导一批、上市一批”的良性梯队格局。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顶格推动+专业培训,各方位提升对接能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带队拜访证监会、沪深北港交易所,顶格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我们还联合各交易所持续开展了“走进交易所”资本市场专项培训,高规格举办境内外资本赋能青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聚势齐鲁融通全球”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走进港交所”青企路演、北交所上市公司创新发展交流会、深交所上市公司高质量国际化拓展专题培训等一系列资本市场活动,不断提高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二是创新机制+精准服务,全周期打造支持体系。市委金融办积极做好我市资本市场发展方面的“政策传导者、资源整合者、服务推动者”三位一体的角色,不断优化企业上市营商环境。全国首创服务企业上市“十项工作机制”,密切与各证券交易所的互动交流,依托沪深北交易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今年邀请沪深北港交易所专家来青调研20余次,实地走访重点拟上市企业50余家次,精准解决企业难题。优化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入选标准,常态化服务纳入“白名单”的上市和拟上市企业,做到“无事不扰,有事立办”;组建由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家组成的“资本市场专业服务团队”,为全市企业融资、上市及并购重组等工作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专业服务。

  三是聚集资源+平台搭建,多维度赋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拓宽,扎实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完成全省首笔AIC基金实质性投资,落地全市首只AIC创业投资基金。深化与四大AMC对接合作,推送意向合作项目134个,AMC新投放资金63.46亿元。加快推动“险资入青”,梳理险资运用意向项目116个,储备意向合作金额270亿元。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全市新备案私募股权创投基金100只,在中基协备案私募基金管理规模2076亿元,全省占比超50%。创新工具丰富,加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运用,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超过3.3万亿元,制造业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均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累计授信46.20亿元,完成放款25.01亿元。用好新一轮科技创新债券支持政策,推动海尔智家发行全市首单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青岛农商行发行全国首单农商行系统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截至8月末全市累计发行各类债券487只,实现股债融资3681.46亿元。开放合作深化,在2025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上首次举办海外基金投资合作论坛,启动山东省首只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基金,为进一步深化与上合组织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间的双向投资合作注入强劲动能。青岛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排名第35位,17次进入前50强。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齐鲁法制网记者:

  今年来,我市建立了“5个1”创新型产业体系工作机制。请问,我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推进构建“一产业一基金”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2025年,我市聚力攻坚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建立并落实了每个产业建立1个产业行动方案、1批产业创新平台、1个研究咨询机构、1套政策工具包、1组产业发展基金的“5个1”工作机制。请问我市政府引导基金在推进构建“一产业一基金”体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效?

  李红: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一产业一基金”是我市集聚资金资源支持“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发展的重要举措。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一产业一基金”部署,以政府引导基金为抓手,通过强化政策制度建设、深化政府引导基金整合、优化基金发展生态等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吸引撬动各类资本投向“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着眼于强化顶层设计,为“一产业一基金”做好制度保障。印发《关于提高市级基金投资质效的若干措施》,制定配套实施细则,通过组建市级基金、建立联动投资机制等10条措施,突出政府引导基金政策性定位,发挥市属国有企业引领作用,强化市区协同,精准服务产业项目发展。制定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三年方案,启动整合政府引导基金、发挥国有企业基金引领作用、深化财政资金“拨改投”三大攻坚任务,实施招商引资、产业培育、要素支撑、提质增效、资源集聚五大赋能行动,推动基金精准赋能科技创新,提升服务“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效能。《行动方案》具体内容将会在创投风投大会主论坛发布。出台《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实施细则》,明确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适用范围、认定程序及结果运用等,单只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容损率最高可达100%,鼓励担当作为、大胆创新。

  二是着眼于培育耐心资本,为“一产业一基金”提供资金支持。统筹整合新设基金,构建由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项目协同引导基金等3类政府引导基金及N只政府引导基金参股基金组成的“3+N”政府引导基金体系,每类政府引导基金规模10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打造规模不低于3000亿元的基金矩阵。优化存量基金,对存在问题的基金加快政府引导基金的退出和资金回收。推动投资领域较分散的基金,通过调整优化投资领域提升效能,精准支持“10+1”等重点产业发展。目前已为“10+1”产业每条产业链精准匹配一组可对外投资的产业基金,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可投基金规模超200亿元。争取与中央及省级基金、保险资金等联动合作,加快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注册投资。发起设立目标规模100亿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研究设立未来产业基金、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等,以长期资本、胆识资本培育发展创新型产业体系。

  三是着眼于优化基金发展生态,为“一产业一基金”营造良好环境。健全优化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投资项目库,对项目库实施“规范化”“程序化”“清单化”“项目化”动态管理,拓宽项目入库范围、简化项目入库流程。目前,已有300余个青岛项目入库,运用大数据有效匹配基金与项目投融资需求,实现投融资、招商信息双向精准推送。常态化开展创投风投机构与产业项目双向路演活动,组建资本招商专业团队,大力挖掘优质项目,“产业逻辑”与“资本力量”相结合,服务产业项目落地发展。今年以来,已组织10余场项目路演活动,近200家次企业参与,进一步畅通资本与项目对接渠道。升级青岛创投资本公共服务平台,以创业咖啡、股权与创投行业协会、创投学院为载体,为本地创投风投人才培育、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提供全方位赋能服务,服务超千家创业企业、超万名创新人才。

  下一步,市财政局将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决策部署,落实相关政策举措,按照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原则规范运作政府引导基金,壮大“一产业一基金”规模,健全完善差异化管理、尽职免责、退出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提供支撑保障。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青岛新闻广播记者:

  请问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在支持青岛市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

   朱翔:

  非常感谢您的提问。

  近年来,我市私募股权创投行业飞速发展,已成为助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体现为:

  一是服务本地资金规模迅速壮大。股权创投基金服务直接融资和助力资本金形成的作用愈加突出。“十四五”以来,全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我市项目数量分别增长了55%、25%。我市被投项目数量、金额均位于省内城市首位,占全省比重分别为28%、25%,充分彰显了我市在吸引股权投资方面的强大优势和引领地位。

  二是支持科技创新态势不断稳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全国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投资我市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创型科技企业项目分别达832个、735个、322个,“十四五”以来分别增长了58%、68%、166%,在投本金分别为364亿元、370亿元、66亿元,“十四五”以来分别增长了27%、182%、247%,私募股权创投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支持科技创新的耐心资本更加雄厚,成为我市科创企业成长、发掘的重要“孵化器”“推进器”。

  三是与我市发展战略结合更加紧密。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紧密结合我市“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产业,投资半导体、生物医药、及计算机相关行业分别达到101亿元、36亿元、139亿元。我市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甘于做企业的长期“陪跑者”,既坚持赋能企业,对接上下游资源,促进跨界合作,又为投资对象提供法律、财务等服务,助力企业规范运营。创投业务与实体业务交织发展、相互促进,金融与产业良性互动,持续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下一步,青岛证监局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引导我市私募基金管理人在规范经营的前提下,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发展耐心资本,为我市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

   主持人:

  感谢朱翔女士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的需要,请会后联系市委金融办,联系电话:85913749。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谢谢大家!

  (结束)

现场图片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