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2025-06-06 15:17 来源:本站原创-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感谢辛磊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就发布的内容和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企业报记者:

  今年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请问,青岛市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哪些重点工作?

   葛晶晶:

  谢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持续开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园区、企业、社区、学校、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青岛市始终将公众参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动力,通过培育典型、创新形式、深化教育等多元举措,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全民共建美丽青岛的生动局面。

  全市注重培树典型形成示范引领,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开展特色鲜明、扎实有效的公益宣传活动,积极开展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活动。截至目前,青岛市10家单位列入全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管理委员会入选生态环境部2025年园区生态文明宣教先进典型案例名单”,我市多名志愿者和环保社会组织入选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美志愿者、全国十佳公众参与案例等国、省、市荣誉。我们积极开展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学习实践的热情。城阳区小涧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园区获得“国家级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场馆”称号,我市推选的青少年代表在国家级、省级项目中斩获多项荣誉。

  近期,国、省、市相继发布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相关措施,重点围绕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志愿服务,培育一批管理规范、素质过硬、活跃度高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广一批主题鲜明、形式多元、群众欢迎的品牌项目,构建覆盖广泛的志愿服务阵地,探索形成可持续的志愿服务模式和机制,努力建成制度完善、管理科学、协作顺畅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今天上午在全市六五环境日暨环保世纪行宣传月活动中,我们正式发布了青岛市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品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全民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动员市民加入生态文明志愿服务行列,共同绘就青岛的碧海蓝天。我们号召广大市民积极投身环保志愿活动,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美丽中国我先行”贡献青岛力量!

   山东商报记者:

  2024年,青岛市的空气质量取得了较大的改善,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请问,我们有何计划打好今年的蓝天保卫收官战?

   单海峰: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个问题我来回答。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也是系统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在全面总结2024年取得积极成效的打法路数基础上,进一步紧盯大气污染防治目标,加强调度督导,压紧压实责任,确保打好“十四五”蓝天保卫收官战。

  一是努力完成“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任务目标。全力落实《青岛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暨第三轮“四减四增”行动实施方案》《青岛市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要求,组织各责任部门、各区市政府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等大气防治重点工作,努力完成2025年及“十四五”各项重点目标任务。

  二是巩固提升大气攻坚指挥部运行实效。继续发挥市大气攻坚指挥部平台作用,进一步完善“1+8”组织架构体系,高效运转“市级领导指挥+八大专班联动+区(市)协同配合”工作模式,突出精细化管控措施,务求取得改善实效,积极探索符合实际、具有青岛特色的大气防控机制和举措。

  三是针对季节特点实施大气管控专项攻坚。今年1-4月份,我们持续落实秋冬季大气防控措施,组织强化各类扬尘源、燃煤源及重点时段烟花爆竹燃放管控,实现了主要污染物指标同比改善。5月份以来直至9月份,我们重点开展夏秋季臭氧防控攻坚,组织技术力量对涉VOCs重点企业开展“体检式”驻场帮扶,精细化制定污染治理及错峰生产措施,持续推进含VOCs原辅材料源头替代等综合措施。10-12月份,我们将启动新一轮秋冬季大气防控攻坚,实施“1+N”联防联控措施,全力开展重污染天气应对减排。

  四是高标准推进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组织各区(市)、各部门,从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生活源等领域深度挖掘项目减排潜力,通过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实施按月调度、开展实地督导、组织专家帮扶等多项措施,确保全年完成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1200个以上,以减排项目实现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削减。

  五是持续加强移动源污染管控。继续发挥我市国三柴油货车淘汰工作专班牵头督导作用,实施日调度机制,稳步推进国三柴油货车有序淘汰;加大执法检查,开展常态化路检路查和停放地抽检,严厉打击柴油货车超标排放、OBD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积极筹措资金,开展国二非道路机械淘汰更新试点项目。

   青岛日报记者:

  近年来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市民身边的清水绿岸明显增多,当前在水生态环境保护中,我市是如何精细化监管全市水生态环境的?

   金柏峰:

  感谢您的提问。我市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的美好期盼,统筹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和水环境治理,坚持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不断提升水生态环境现代化监管水平,促进全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是制定实施精准化措施。以“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指引,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紧扣青岛水资源水环境特征和阶段性目标要求,每年细化制定年度碧水保卫战行动计划及水质提升攻坚方案,对全市重点河流“一河一策”精准施治。

  实施项目化、工程化、清单化管理,定期调度、通报、考核进展,对滞后的事项和风险隐患及时预警、督办,并实行生态环境、水务管理、农业农村等多部门定期会商、联合督导帮扶机制,压实各方责任。

  二是优化完善市场化手段。生态环境、财政等部门协同,因时因势,不断修订完善横纵结合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生态补偿办法,将水质与水量相结合,突出季节差、地域差,动态调整水质目标和补偿额度,目前补偿断面76个,去年补偿金额7573万元,通过严格奖优罚劣,撬动区(市)治污积极性。

  三是全面开展智能化监管。对全市66个市控以上断面人工加密监测及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设置入河排污口视频监控200套、自动留样设备100套,整合水质监测、入河排污口、污染源监控信息等监督管理成果,打造全市水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形成水环境监管的高效闭环模式。

  四是常态开展动态化排查。与重点水体达标保障相结合,建立入河排污口雨后加密监测和“排查、监测、交办、溯源、整治、销号、核查、监督”八步工作法。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机器人、人力等“空天地”一体化手段相结合,每年组织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黑臭水体、水源地动态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交办至相关责任单位溯源整治,坚持以动态排查、精准排查推动“两清零一提标”等工作走深走实。

  五是聚力开展清单化整治。针对汛期水环境问题易发多发实际,开展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清单化、责任化推动问题整改,减少水质波动。去年汛期,我市集中力量,从城市污水溢流、排水管网错混接、黑臭水体、农村生活污水、饮用水水源地、涉水污染源、入河入海雨污混排口、畜禽养殖污染等八大方面进行百日攻坚,整治消除各类水环境问题隐患703个,有效维护了全市重点河湖水环境质量。

   主持人:

  感谢金柏峰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会后请联系市生态环境局,联系电话:82899906。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