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应该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2025-05-13 07:16 来源:本站原创-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感谢五位代表的介绍,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用专业素养彰显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在座的各位媒体朋友跟我一样也有一些问题要和各位代表进行交流,下面把时间留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大家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广中文网 记者:

  在当前社会,民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请问王淑娟护士长,您认为,护士应该如何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王淑娟:

  谢谢您的提问。我所在的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科室,这里急危重症患者多、抢救频繁,护士是距离患者最近、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我们同医生一样,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准确的抢救措施,为患者的康复赢得宝贵的时间。

  首先,我们全面提升急诊抢救技能,重点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急诊科设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留观、急诊监护、急诊病房五个功能区,具备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监护一系列完整的危重患者救治链条,能够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急救服务。为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效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我们谋划护理学科长远发展,开展床旁血液净化集束化管理、骨髓腔穿刺输液技术、护理重症超声技术等,实现多项护理新技术“零”的突破。

  其次,我们逐步构建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和院前院内信息共享网络,打造现代化大急诊就诊平台。市立医院是国家级胸痛中心、青岛市最早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的医院之一,我们积极与院前急救人员、基层医院协作,实现与院前急救、各级医疗机构转诊和转院、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以信息化为抓手“直击”院前急救现场,院前急救接诊患者后,院内急诊立即接收到该患者信息,并迅速启动院内救治准备,最大限度地缩短了院前、院内救治反应时间,使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更加精准化、高效化,极大地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我们还参与医疗直升机救援,实现空地对接,打造急救“零时差”,深化“呼救即抢救、上车即入院”救治模式,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第三,我们坚持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护理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工作之余纷纷走出医院,下沉社区、学校、农村、企业,推动护理服务与健康科普深度融合,传播急救技能,让更多人掌握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AED使用、创伤救护等技能,提高市民的急救能力,努力实现“人人会急救、个个会应急”的目标,累计受益市民近2万余人次;通过制作各种日常急救短视频,利用自媒体进行宣传,将急救知识延续至院外,让更多人做自己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最后,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我们既重视护士临床技能的提升,也重视沟通交流、健康指导、心理护理、人文关怀,在保证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同时,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在市立医院,我们护理团队深化开展床旁结算,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探索免陪照护病房模式,开设PICC门诊、伤口造口门诊等9个护理专科门诊,全体护士以高度热忱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护理技能,深化护理服务内涵建设,践行医学人文关怀实践。

  服务一方百姓,守护人民安康。护理工作是医疗质量安全的基石,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我们从未停止过奔跑,不论春夏秋冬,无畏风霜雨雪。未来,我们也将更加主动对接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山东台综合广播 记者:

  在大力发展中医药背景下,围绕促进全民健康理念,请问周佩夏护士长,您觉得中医护理都有哪些优势?

   周佩夏:

  随着健康需求的多元化与疾病谱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内涵与形式正在经历变革,医疗服务全流程正持续优化,从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大家越来越重视健康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突出中医护理优势,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不仅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路径,更是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中医护理是传统智慧与现代医学的“双向奔赴”,以“整体观”“辨证施护”为核心,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中医护理在疾病全流程管理和健康促进当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中医护理体现“整体观”,我们把人体看做一个整体来调理,摆脱“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比如有肺部感染的患者腹泻,吃了止泻药后没有缓解,我们经过辨证后认为是脾胃虚寒导致,从整体入手,调理全身脏腑机能,给予了耳穴和艾灸治疗,又进行膳食指导,当天晚上患者就没有再腹泻,这体现了中医护理在整体观及辨证施护中的优势。

  其次,中医护理技术独具优势。针、药、砭、灸都是中医常用的方法,像耳穴、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贴敷等大家比较熟悉的。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位肺癌患者,常年便秘,中医认为,肺主气、大肠主传导糟粕。“肺与大肠相表里”,功能上能相互协调,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排泄,而大肠通畅则能辅助肺气宣发。所以患者入院当天我给他实行了经络刮痧治疗,当天晚上患者就反馈顺利排便两次,给他解决了最让他难受的问题。另外冬病夏治贴敷疗法也让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阳虚体质的患者获益。很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我们科第一年贴敷后,明显感觉症状缓解,坚持巩固了5、6年,也一直没有再犯过,患者们也和我们都成了老朋友。

  最后,中医护理在慢病管理及未病先防上很有优势。慢性病主要靠日常的自我管理来控制疾病发生发展。从中医护理角度,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辨证施膳”来调理,例如,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在饮食护理上可建议食用温热性食物;在情志护理方面,采用中医五音疗法引导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能拉近患者与我们的距离,对护理工作更加理解和信任。中医运动疗法,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也能强身健体。我们可以注意到,今年青岛在普及推广八段锦的基础上,也增加了“时令与健康”系列健康知识发布会,根据节气特点为大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健康调养方案。此外,我们还根据九种不同体质与易患疾病的所属关系,通过体质调理达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比如我们科围绕哮喘辨体质构建了调养护理方案,通过对哮喘病人证型和体质进行评测,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临床实施后患者也很认可。

  中医护理不仅是医疗技术的补充,更是守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的重要力量。中医护理以“人”为本,将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康复养生融为一体,通过自然疗法和整体干预实现“防-治-康”全程管理,在全民健康背景下,其优势体现在预防前置化、疗法绿色化、服务个性化,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为积极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健康青岛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观海新闻 记者:

  身为深耕产科三十七年的资深护士,请问尉蔚女士,您认为怎样才能算一个好的护理工作者?

   尉蔚:

  在产科工作三十七年,我始终觉得,我们既是新生命的摆渡者,更是母婴安全链上不可或缺的守护者。在我看来,真正的优秀护理工作者应当兼具专业的精度和人文的温度。

  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瞬息万变。记得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们病区有一位刚刚足月顺产的产妇,给她做护理的时候,她突然轻声问我:“护士,天怎么突然黑了?”这句寻常的问话让我瞬间警觉起来,血压异常、按压宫底状况与出血量严重不符,这些细节在我脑海中串联,我赶紧启动危重孕产妇急救预案,呼叫主任及抢救团队。同时开通静脉通道、给氧、上心电监护。很快,产妇出现了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表现,这是一例极其凶险的非典型羊水栓塞。在多学科团队争分夺秒地抢救下,最终产妇转危为安。这样的“生死博弈”,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我们守护母婴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但产科护理的温度,远不止技术层面的精准。我们托起的不仅是新生命,更是在见证一个女性成为母亲的神圣时刻。在这个过程中,一个温暖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给孕产妇莫大的力量。2025年,医院全面响应国家建设生育友好、儿童友好医院的战略路径,启动“孕产妇全周期服务满意度提升专项行动”,我们以“产前-产时-产后”为经、以“生理-心理-社会”为纬,编织起覆盖孕产妇全流程服务网络、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开发智能化服务管理平台等,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母婴健康。为践行医院专项行动要求,我们护理工作者为孕产妇提供了从孕前健康管理、孕期保健、分娩支持到产后康复及新生儿护理系列需求。孕妇学校、助产士门诊为孕产妇提供孕前健康管理与分娩咨询;母乳喂养门诊提供哺乳知识,解决哺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产房定制了新生儿脚印纪念卡,为新生儿留存生命初始的足迹,产科病房也开展了出生幸福合照,捕捉母婴珍贵瞬间,为新生儿留下第一张人生照片;此外,我们优化产科住院环境,力求为孕产妇提供整洁、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提供家属陪伴分娩及专业全程服务,使分娩过程充满人文关怀,每个环节都镌刻着生命的温度。

  产科的护理是科学严谨与人文关怀的双向奔赴。从产前精准评估到产后康复指导,从产房内紧急救治到病房中温柔细致的母婴照护,我们将技术精度升华为服务温度,让生命的守护延伸为全周期的健康管理,让青岛的妇幼健康事业始终澎湃着专业与温度交融的时代强音。

  齐鲁法制网 记者:

  面对肿瘤患者长期的治疗造成的痛苦,还有心理的恐惧,请问于淼林护士长,在您的护理工作中是怎样来满足患者的需求呢?

   于淼林:

  由于恶性肿瘤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存质量,患者一旦确诊,常常是万念俱灰,茶饭不思。因为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总是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理解患者痛苦与家属担忧,耐心倾听、细心解答,用专业知识和温情关怀,为患者带去希望。

  科里有位38岁的患者,已抗癌十年,十年前确诊时,他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与六十多岁的老人,满心迷茫无助,情绪极度低落,常常发脾气,又不太喜欢说话,不管是治疗还是做健康宣教都是爱答不理的样子,因为体谅他的处境,对他多有包容和迁就。我就想着和他聊聊家常套套近乎吧。一开始都是有一问没一答的,当说到孩子的时候,他却打开了话匣子,脸上露出难得的笑意,聊到自己的遗憾时,又叹息不已。我默默做了一个倾听者,却打开了这名患者的心扉。后来,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和我讲述他的过往,我发现他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了起来,眼神也变得清澈。我目光坚定地告诉他:“我相信你一定能行,肿瘤的治疗方案正处于快速发展中,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只要坚持下去,孩子成长、成家的每个重要时刻,你都不会缺席。”他从我们的交谈中看到了希望,积极配合治疗,重燃对生活的勇气。

  渐渐地,他不再是那个整天板着脸,还爱乱发脾气的患者了,似乎多了一份可爱,平时没事的时候还会帮我们修修这、补补那。他的妻子也不再感觉每天都是阴云笼罩,也多了一份释怀,到现在他定期到科室进行复查,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打招呼聊天,会给我看孩子的照片,说着他们之间的事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爱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为了缓解肿瘤患者放化疗后的并发症,我们护理人员自创并录制了张口受限操教学视频以缓解患者放疗后张口受限的问题,自开展以来患者张口受限发生率由原来58.5%降至0,并在山东省护理学术大会上进行推广,患者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皮炎、口腔黏膜炎的情况,制定了标准化的专科护理措施,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开展全病程管理、互联网+等护理服务,为患者解除后顾之忧。

  对肿瘤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邀请中医科专家针对患者的体质制定药膳食谱,药食同源,支持患者的营养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将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到促进肿瘤患者康复中,通过开展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效的缓解了患者因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每天下午在病房走廊带领患者练习八段锦,用传统的中医健身方法,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来应对这长期治疗的挑战。

  多年的护理工作让我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多一点关心与守护,让他们在面对疾病时,拥有乐观豁达的心态。我始终坚信,只要用心去做,就一定能够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全国基层党建网 记者: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士是居民健康重要“守门人”,请问高苗苗护士长,您认为如何当好健康“守门人”?

   高苗苗:

  基层护士,是社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守门人”。我认为。首先,基层护士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基层护理工作涉及面广,疾病种类繁多,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才能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赢得宝贵时间。在社区为居民进行健康服务时,每一个细微的症状都可能隐藏着潜在的健康危机,每一次突发状况都考验着护士的应急能力。辖区居民阎阿姨一家是我们的家医签约服务对象。阎阿姨长期卧病在床,需要每周更换尿管。一日中午下班后,李大爷打来求助电话。原来是他上午在给阎阿姨翻身时不慎使尿管脱出,没有及时发现,导致阎阿姨现在痛苦不堪。放下电话,我立马边准备物品,边联系家庭医生,仅用10分钟便驱车赶到了阎阿姨家。检查、擦拭、消毒、迅速完成导尿操作,阎阿姨终于停止了痛苦的呻吟。李大爷眼里含着感激的泪水,对我们说:“来得真及时,幸亏有你们,我们不用往大医院跑。”这看似寻常的出诊场景,是基层医疗“防-治-康”一体化服务的生动写照。我们用专业能力填补着上级医院难以触及的“最后一公里”。既要在日常护理中传授翻身技巧、尿管维护等知识,更需在突发状况时用最短时间守护生命尊严。

  其次,基层护士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基层护理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社区居民,其中以老年人居多。我们要做社区里连接医患关系的温情纽带,不仅要关注社区居民的身体状况,更要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我们为偏瘫的张大爷翻身时,会顺手整理床单褶皱;给糖尿病患者李大姨测完血糖,总要检查药箱里药品的有效期。这些超出护理常规的“热心举动”,体现的正是我们基层护理的“温度”。

  第三,基层护士要有全科思维,做好居民健康的“健康管家”。现代基层护理早已突破传统打针发药的范畴,正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延伸。为慢病患者随访时,必定要谈到六病筛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给产妇做产后访视时,必定要关注新生儿黄疸和母亲抑郁倾向。这种“测血压看药箱,量血糖查冰箱”的复合型服务模式,让基层护理工作成为社区健康的“预警雷达”。

  最后,基层护士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基层护理工作不是一个人的战斗,需要与医生、药师、公共卫生人员等密切协作。我们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团队成员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总之,基层护士,用专业守护健康,用爱心传递温暖,用责任铸就担当。那些被岁月染白的护士服,那些被感激的泪水浸润的锦旗,共同见证着这个群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主持人:

  感谢高苗苗护士长的分享,现场交流就到这里。刚才五位代表和大家分享了护理日常工作中的点滴日常和动人瞬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护理行业的神圣与崇高,也深切体会到了护理工作者在平凡岗位上付出的艰辛与努力。值此国际护士节之际,让我们怀着最诚挚的敬意,再次向每一位白衣天使道一声感谢,说一声辛苦,你们是生命的守护者,是健康的捍卫者,你们用无私的奉献和不懈的努力,诠释着护理职业的深刻内涵。

  希望代表们的故事能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激励更多护理工作者做“人民健康的守护人”,以初心为舵、以使命为帆,在健康青岛建设的新征程上续写更为绚丽的新篇章!

  本场媒体见面会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求的媒体朋友,会后请联系市卫生健康委,联系电话:85912160。

  感谢五位白衣天使,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