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仲裁委员会在化解建设工程纠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2025-04-29 07:35 来源:本站原创-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感谢齐菁女士的发布介绍。接下来的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举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齐鲁法制网记者:

  青岛仲裁办作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海事法务部成员单位,请再具体介绍一下在发展海事海商仲裁方面做了哪些亮点工作?

  高良臣:

  感谢您的提问。海洋是青岛最大的特色。聚焦建设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奋力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全力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在2024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强海事海商仲裁服务平台。作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工作专班海事法务部的成员单位,2024年,青岛仲裁办积极履行职责,努力找准海事海商仲裁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提升仲裁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是打造专业仲裁服务平台。建立建强青岛仲裁委员会海事海商仲裁院,在世界范围内选聘157名通晓国际仲裁规则、善于处理国际海事海商、经济贸易事务的行业领域专家,建成海事海商专业仲裁员名册并持续更新。充分发挥海事海商仲裁院的平台作用,专业高效处理海上货物运输、港口建设、船舶修造、船舶租赁等涉海纠纷。成立海事海商调解中心,推进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与青岛国际航运中心保障平台对接,实现物流交易数据的实时存证。扎实推进“青岛智慧仲裁平台”建设,提升青岛仲裁服务数字化水平,改善各仲裁参与方仲裁体验。放大区块链电子证据平台效应,应用场景扩大到易货贸易、区域股权交易、大宗商品交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存证量超过225万条。

  二是创新仲裁服务涉海企业工作机制。联合市司法局、市交通运输局,邀请中国社科院海事海商权威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海事海商法律与实务研讨培训,探索完善航运法治保障的思路举措。深化与市海洋发展局、山东港口集团及青岛港、自然资源部北海局、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服务管理局等涉海部门合作,广泛汇聚服务涉海企业的资源,利用参加省、市权威媒体《周末说法》《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等栏目的机会,持续推介海事海商仲裁。落实“领导带队、专家参与、专员跟进”服务拓展模式,联合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专班成员单位走访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中国外运华中有限公司、青岛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等10余家涉海市场主体,“送法上门”帮助企业提升运用国际规则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

  三是构建海事司法与仲裁协作工作格局。与青岛海事法院成功签署《关于建立海事案件诉讼与仲裁衔接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围绕提升青岛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位次,多次组织专题座谈,持续加强重点案件、人才培养等沟通交流,促进海事仲裁与海事司法协调联动、双向互动,聚力提升海事法律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仲裁有效预防化解涉海纠纷、服务保障海洋经济发展的职能优势,健全航运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海事法律服务共同体,稳步增强涉海主体选择仲裁解纷的信心。2024年,受理具有涉海因素案件129件,同比增长59%;争议标的额近7亿元,同比增长187%。在省内各仲裁机构中排名首位,在国内仲裁机构中也处于领先地位。

  我先介绍到此,感谢新闻媒体对青岛海商海事仲裁工作的关注,谢谢。

  青岛早报记者:

  刚才发布中,2起优秀案例涉及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领域。请问,青岛仲裁委员会在化解建设工程纠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张子君:

  感谢您的提问。

  一是构建住建领域矛盾纠纷治理共同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市中级法院、市住建局、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纠纷前端化解五方联动机制,致力于发挥仲裁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中的作用,通过协作调解、共同调解、仲裁引导、调解确认等措施,降低住建纠纷成讼率,构建住建领域多元解纷新格局,提高市场主体对住建纠纷多元化解、前端化解工作的认知度、信任度和选择意愿。2024年,受理建设工程合同纠纷721件,占受案总数的31%,同比增长15%;争议标的额23亿元,占总标的额的43%;同比增长33%。

  二是提升建设工程案件办理能力。出台《建设工程案件办理指引》,统一建设工程纠纷裁判尺度,制定《建设工程争议评审专家聘任办法》《建设工程争议评审组组成工作指引》,为建设工程纠纷公正、高效化解提供专家人才保障。组建建设工程案件管理专业化团队,建成267名建设工程领域仲裁员组成的专家库。规范仲裁庭组成,完善内部研讨、专家论证、重点案件办理规定,加强鉴定机构分类管理,优化选定流程,保障程序合规、结果公平。加强审限管理,减少核阅层级,科学增加每周开庭排期,推行“双休日开庭”,高效化解纠纷。出台案件监督工作规定,完善纪律职业道德委员会工作规则,在提升效率中彰显公正。在传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8%的情况下,审结传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73%,人均结案数量增长55%;审限内结案率提高6个百分点,快速结案率提高22个百分点,平均结案天数缩短43天。

  三是延长建设工程领域仲裁服务链条。联合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开展建设工程理论与实务培训,举办专题研讨,综合运用仲裁调解、争议评审等多种方式,为诸城法院、招远法院作争议评审及案例剖析讲解,提升案件办理质效。深入建设工程领域市场主体,了解企业仲裁服务需求,举办面向建设企业的专题讲座、上门服务等活动,联合市建筑业协会等组织25场次“四位一体”多元解纷模式集中推介。与胶州法院举办建设工程领域矛盾纠纷多元解纷工作联动机制协调会,推动建设工程类案件诉讼与调解、仲裁融合。2024年,审结建设工程合同纠纷821件,调解和解率达65%。致力于从源头化解矛盾解纷,为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贡献仲裁力量。

  谢谢大家。

  山东商报记者:

  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请问对2025年青岛仲裁工作有何展望?

  牟海戈:

  感谢媒体朋友对青岛仲裁的提问。

  根据青岛仲裁事业发展三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2024年是青岛仲裁精准突破、提质增效的一年,2025年是青岛仲裁加压奋进、巩固提升的一年,同时,2025年也是第六届青岛仲裁委员会收官、第七届仲裁委员会换届之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动建成高标准仲裁服务体系、高质量仲裁服务环境、高水平仲裁工作队伍,构建当事人满意、行业认可的仲裁服务新生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具体来说:

  一是巩固口碑信誉,提升仲裁公信力。进一步完善案件受理服务指南,创新“要素式”仲裁申请书示范文本,打造以智慧仲裁服务为核心、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确保案件受理工作有序、高效运转。加大案前案中全程调解力度,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优化仲裁庭组成流程,提高组庭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强化审限意识,保持开庭排期稳中有升态势,督促仲裁庭引导当事人配合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压减个案开庭次数,提高“一次开庭审结”占比。持续加大案件核阅监督力度,确保仲裁程序依法合规,事实认定全面客观,释法明理论证充分,法律适用准确无误,保证案件审得快、办得好、结得多。

  二是巩固特色优势,提升服务大局能力。建强海事海商仲裁服务平台。深度融入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强与青岛海事法院协调互动,从多元解纷、保全执行、监督保障、完善机制、资源共享等方面全方位加强对接合作,健全海事海商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深化与涉海企业、机构、行业协会等交流,主动靠前提供定制化服务,引导更多海事海商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提升涉外仲裁服务水平。积极融入青岛中央法务区建设,助力打造涉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发挥青岛国际仲裁中心和上合示范区国际仲裁院、国际贸易仲裁院等专业平台作用,常态化提供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服务,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开设国际商事争议裁判规则简讯专栏、提供合同示范文本、公布典型纠纷解决案例等多种形式,提升青岛仲裁涉外服务影响力,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三是巩固协作关系,提升多元解纷实效。贯彻“抓前端、治未病”理念,规范多元法律服务中心管理,建立案前调解分派机制、调解组织有序进退机制,充分发挥多元法律服务中心分流器作用,推动诉前仲裁引导在更多区(市)落地,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仲裁实践。与市中级法院密切沟通联系,健全完善全周期、全场景司法支持、监督机制,联合举办法仲联动同堂培训,为法官、仲裁员和仲裁秘书搭建沟通交流、互促互进的平台。建立高效联动的案件会商机制,定期召开业务座谈会,对重大、疑难案件加大联动化解力度,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保持司法与仲裁良性互动,自觉接受人民法院监督,持续提升青岛仲裁公信力,增强市场主体约定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信心。与市律协加强联动合作,建立“律师+仲裁”党建互促、协作发展、联动监督协作机制,增强律师行业拓展推行仲裁法律制度的意识,吸引更多高层次律师人才参与仲裁工作,探索律师仲裁员管理的有效举措,推动“青年律师仲裁实务培育计划”落地落实,打造共享共治的仲裁法律服务新平台。

  四是巩固人才根基,提升专业解纷能力。以委员会换届为契机,选聘一批职业操守好,专业水平高,业内信誉优的仲裁员,进一步优化仲裁员结构,改进仲裁员考核办法,完善仲裁员奖惩机制,选树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提升仲裁员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建立一支以维护公平正义为己任,热爱仲裁事业、珍视仲裁员荣誉、赢得当事人信赖、推动仲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仲裁员队伍。健全仲裁秘书“学、管、用、育”一体推进机制,深入开展仲裁理论与实务培训、研讨分享,持续推动仲裁秘书能力提升。坚持激励约束并重,强化仲裁秘书考核结果运用,打造职业化、专业化仲裁秘书队伍,以一流仲裁队伍,夯实一流仲裁机构建设基础。

  我就回答到这儿,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牟海戈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青岛仲裁办,联系电话:85768508。

  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参会报道,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