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感谢王志俊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广中文网记者: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体育消费,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请问我市今年在促进体育消费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张馨: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据统计,我市人均体育消费支出超过3200元,位于全省首位。2024年,全市规上体育服务业企业营收同比增长21.2%,全省同比增长1.9%,我市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2025年,我们将扎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大力提振消费”部署要求,坚持从供需两端发力,从优质赛事供给、消费场景打造和服务业质量提升等3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体育消费提质扩容。
一、加大优质赛事引进,拉动体育产业链
以举办提升城市影响力、拉动消费增长、提高群众参与度为办赛目标,积极引进关注度高、票房优异、参赛积极性高、外地(参赛和观赛)人数多的赛事。
一是积极引进高端赛事。举办国家队和知名运动员参赛的国家、国际级赛事,包括足、篮、排“三大球”,网、羽、乒“三小球”以及游泳、柔道等赛事,满足市民、游客现场观赛需求,同时辐射华东地区。(例如:刚刚落幕的2025亚洲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吸引12个国家,200名运动员参加,赛事全网累积总互动量约2亿次,带动直接经济效益约3千万,间接经济效益1.3亿元)
二是提高职业体育联赛办赛水平。全年将举办中超、中甲、CBA等职业赛事80场以上,打造我市高水平职业俱乐部,拉动观赛消费。(2024年,各项职业赛事,现场观赛人数超80万人次,带动消费超2亿元)
三是扩大路跑赛事规模。会同各区市举办贯穿四季的主题马拉松路跑类赛事,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路跑需求。(2025青岛马拉松,参赛规模2.5万人,报名人数17.8万人,创历史新高)
四是引进时尚体育赛事。包括无人机、电竞、匹克球、腰旗橄榄球、飞盘等项目,吸引更多外地时尚体育爱好者来青参赛。
五是支持户外体育赛事。包括自行车、冰雪、帆船、山地越野、海钓等,以户外运动带动消费扩容。(2024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规模1971亿元,年均增长率超10%。“钓刀鲅·搏鱼王”全民健身休闲海钓,每年从6月1日持续到9月30日,去年全市40余艘钓鱼船,全国超2万名钓鱼爱好者来青参赛,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二、加快体育设施建设,打造消费新场景
一是加大场地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永保文体公园、青岛航海(运动)中心、青岛冰雪世界、中国羽毛球训练基地、浮山全民健身中心等重点体育设施项目建设,充分挖掘城市“金边银角”,增加市场需求度高的健身场地数量。
二是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支持低空飞行营地、汽摩运动营地、露营基地建设,积极申请,打造全国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建设2处以上省级户外运动驿站,带动户外体育用品零售等关联产业消费。
三是丰富冰雪消费场景。支持滑冰场、滑雪场、冰雪运动俱乐部等社会力量举办冰雪赛事活动,利用不同季节和时间节点,举办冰雪嘉年华、滑雪邀请赛等系列活动,打造冰雪赛事消费模式。
三、提升体育服务业质量,提高消费品质
一是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体育消费大礼包。大礼包汇聚我市优秀体育企业、俱乐部、运动场馆和培训项目的冬季、夏季运动消费场所,搭载一站式“吃住行游购娱”大集合,在体育赛事和相应人群中推广发行,带动我市旅游、住宿、餐饮、商贸等关联产业发展。
二是办好“青岛杯”时尚体育联赛、青岛时尚体育节等品牌赛事。与万象城、啤酒城等商圈、景区联动,举办棒垒球、冲浪、电竞、匹克球、街舞等多项时尚赛事。各项赛事也将在青岛市体育局微信公众号和“全民健身一张图”网络平台发布,开放报名端口,让大家选择更丰富、报名更便捷、参赛更方便。
三是创新体育服务模式。支持体育健身、培训等服务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开发专业化、个性化、时尚化课程,加大智能穿戴、VR观赛、AI健身私教等体育健身数字场景应用,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例如,我们在相关体育俱乐部、体育协会中挑选群众新闻喜闻乐见、相对服务质量高的项目,在“全民健身一张图”平台提供包括滑雪、滑冰、攀岩、毽球、跳绳、台球、无人机等项目的优质培训点、优秀教练等,便于大家找到自己的感兴趣的项目进行学习,以此带动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育局将做好“体育+”文章,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体育消费提质升级,让体育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展现城市活力的新名片。
山东商报记者:
请问我市今年将举办多少次展会,都是什么类型的?会展政策跟之前是否有变动?
宋磊:
感谢这位记者的关注和提问。会展业连接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对促进产业升级、扩大内需、提升城市影响力意义重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会展业发展,通过统筹规划、政策扶持、资源整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国际会展名城。2025年,全市将举办各类展会节庆活动350余场,展览面积500万平方米以上,带动消费300亿元以上。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预计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将集中展示智能家居家电、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预计展览面积12万平方米,将汇集世界各地的渔业生产商和采购商,集中展示当前海洋水产业最新科技和产品;春、秋两季青岛国际车展预计展览面积各6万平方米,将集中展示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新产品、新技术;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将从内容策划、宣传推介、服务保障等方面多维发力,打造全球共享、激情狂欢的啤酒盛会,努力吸引更多游客、市民参与。我们将于每月月底通过“青岛贸促”微信公众号发布下月重点展会情况,请对此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予以关注。
为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促进消费及会展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要求,今年,我们着手制定了新的会展支持政策,对在青专业场馆举办的、展览天数3天(含)以上的市场化展会,展览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含)的,按规定给予10万元支持;在1万平方米基础上,展会面积每增加5000平方米,增加支持5万元;对首次举办且举办时间为当年11月至次年3月的,支持标准上浮10%;单个展会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按规定对在青举办的、会期2天(含)以上的全国性市场化专业会议(不含营销类、培训类会议和展览会期间的配套会议),参会人数1000人(含)以上且在四星级及以上酒店住宿1000间夜(含)以上的,给予20万元支持。我们将加速政策落实,推进会展业高质量发展,把会展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青岛新闻广播记者:
在当前把“大力提振消费”列为经济工作首要重点任务的背景下,青岛如何发挥老字号在促消费中的作用,从而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实现更好发展?
王志刚:
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青岛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孕育出了一批文化底蕴厚重、知名度较高的老字号品牌。有人讲,老字号是商业文明的“活化石”,也是讲好青岛故事的生动载体。青岛市商务局坚持老字号“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于一体,通过青岛老字号、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梯次培育,引导老字号企业面向市场创新发展,积极打造消费新场景,适应市场推出国货“潮品”,推动行业融合发展。应该讲,老字号在促消费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省、市三级老字号品牌105个,涉及商业零售、食品饮料、餐饮服务、生物医药、木制品加工等10多个行业。其中,中华老字号23个、山东老字号21个、青岛老字号61个,品牌数量分别占全省的25%、8%和10%。老字号所属行业,大部分和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促消费、惠民生、保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青岛市将重点在七个方面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
(一)打造老字号非遗特色美食街。做好“老字号+餐饮”这篇文章,拟在中山路历史城区打造一条老字号名小吃街,加快提升“鲍岛老街·食里”老青岛的“烟火气”。目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正会同市北区政府等,在全市梳理餐饮类老字号特色名小吃、美食类非遗项目100多个,通过招商形式遴选落户。
(二)加强老字号梯次培育。我们2022年认定了28家、2024年认定了33家青岛老字号,前面认定了两批,目前正在开展第三批青岛老字号认定工作,挖掘培育更多本土特色老字号品牌。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岛老字号”参评“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形成青岛老字号的梯队建设。
(三)发展“老字号+”新业态。用好每年超1.4亿人次的游客红利,制作老字号乐购青岛地图,依托青啤博物馆等老店旧址、工业遗址资源,因地制宜将老店旧址打造成“新景观”“打卡地”。鼓励引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玩法,通过联名、打卡、集章等形式,让海内外消费者走进更多青岛老字号。
(四)推出必购必带“青岛礼”。支持老字号企业大力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国货“潮品”青岛系列,引导老字号品牌,面向游客开发新品、推出爆款,形成来青岛旅游必购必带“青岛礼物”。
(五)助力老字号拓展线上渠道。引导老字号企业与天猫、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平台合作,开设青岛老字号品牌店。同时,指导老字号企业用好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面向海内外推广青岛老字号国货“潮品”。
(六)赋能老字号“走出去”。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带动更多青岛老字号国货“潮品”开拓市场。在本市,举办老字号走进青岛国际啤酒节、帆船周、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等;在全国,组织老字号企业走进上海进博会、海南消博会等大型展会;在全球,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各类境外展会,设立海外经销机构,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
(七)讲好岛城“老字号”故事。聚焦老字号的品牌故事、技艺传承、时代感、“烟火气”等,通过多种新媒体方式,讲好青岛老字号故事。策划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主题推广活动,让青岛老字号家喻户晓、畅销海内外,彰显青岛老字号守正创新的品牌魅力,为青岛促消费工作助力。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志刚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需要深度采访,请会后联系市商务局,联系电话:85911148。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