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出台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五年行动计划,请介绍一下这个计划有关情况

2025-01-21 11:32 来源:本站原创-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感谢王孝芝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请媒体朋友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刚才,王孝芝主任通报中提到市国资委出台了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五年行动计划,请介绍一下这个计划有关情况,谢谢。

   刘杰:

  感谢媒体朋友的关注。去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全市关于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部署,市国资委于12月16日印发实施《深入推动市直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行动计划(2024—2028年)》,更好发挥市直企业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作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全市科技强市建设。

  在起草过程中,我们坚持系统观念、贯通思维,突出把握“五个结合”,制定了7个方面、21项举措,体系化、系统化推动国资国企科技创新工作。

  一是坚持聚焦主业和服务城市战略相结合。要求市直企业聚焦主业发展的技术瓶颈,确定创新路线、转型路线,组织实施高效创新活动,同时还要服务城市发展战略,统筹生产力布局,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提供支撑。

  二是坚持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出资人引导支持作用相结合。既要求市直企业强化责任担当,将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企业核心战略,又明确市国资委要主动作为,坚持激励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强化考核激励引导、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持,同时汇聚各部门的力量,合力推动市直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三是坚持科技管理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行动计划》对企业加强战略规划、落实组织机构、优化资源配置等提出具体要求,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同时,着力推动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享、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尽职免责机制等关键环节加大改革力度,增强企业创新的内生动力。

  四是坚持供给侧推动与需求侧牵引相结合。《行动计划》要求市直企业主导深化产学研融合,牵头组建联合体,围绕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攻关,为产业链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积极向民营企业等开放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应用场景,推动市直企业参与“国货国用”,使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和首版次软件,支持更多科技成果加快产业化。

  五是坚持强化硬实力和厚植软实力相结合。支持市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锻造创新硬实力。在拓宽人才引育通道、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丰富人才激励手段、建立培训交流制度、加大典型表扬宣传力度等方面综合施策,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不断厚植创新软实力。

  到2028年,市直企业科技创新工作体制机制将进一步健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科研组织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全面提升,争取在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研发平台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产学研融合、科技型企业培育等五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比如,在提升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整体研发投入的增幅要持续保持高于营业收入增幅,到2028年重点制造类市直企业研发强度达到全国同行业优秀水平;在研发平台建设方面,力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超过65家,在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研项目研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不低于200项;在创新型人才引育方面,到2028年重点行业研发人员占比要力争超过15%,等等。

  我就回答这些,再次感谢关注。

   大众网记者:

  国信集团作为我市重要的海洋产业国有发展平台,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哪些成绩?今年我们又有什么新的打算?

   姜鲁青: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国信集团作为我市唯一将现代海洋产业纳入主业的市直国有企业,多年来深耕海洋,构建了“科技+资本+产业”的海洋要素生态体系。2024年,我们实现了以下突破:一是构建以海洋发展三条曲线为代表的创新型产业体系。第一曲线是“传统养殖产业”,第二曲线是“以工船为主体的垂直产业链”,第三曲线是“海洋大健康产业”。这三条曲线相互联通、协同共促,成为发展现代海洋产业新的增长极。二是打造以青岛海洋集团为主体的海洋发展平台。组建成立青岛海洋集团,突出“创新型、外向型、链主型”定位,在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两个主导产业基础上,向现代海洋产业其他领域拓展,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海洋领军企业。三是升级以养殖工船为标志的设施养殖新模式。国信1号自2022年5月下水以来安全运行;国信2-1号、2-2号在国信1号基础上全面迭代,优化升级技术达160余项,将在今年下水运营。四是培育以国信药业为支撑的海洋生物医药板块。目前国信健康板块确立了“海洋特色、骨科权威、新质引领”定位,正在向“三年倍增、三年上市、百亿市值”目标迈进。拥有全球第五个、中国第一个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国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免疫抗肿瘤海洋多糖类药物BG136。五是完善以“产学研融合”为链接的创新协同机制。强化与一流研发机构协同联动,与崂山实验室、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等院所开展战略合作,成为青岛海洋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

  2025年是国信集团海洋产业攻坚破局关键一年,我们要更加深入承接我市海洋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上抓重点、破难点,蹚出海洋高质量发展的国信模式。一是抓项目。推动国信2-1号、2-2号养殖工船加快投入运营,实现与国信1号三船联动。开工建设西海岸陆基循环水三文鱼养殖基地,落地崂山区大北海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是抓创新。实施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权合作,推动“蓝色药库”创新行动,与蓝色种业研究院达成深层次战略协同。三是抓产业。牵头设立海洋产业基金,推动航运物流、海洋装备、海洋新材料、海洋电子信息等领域投资布局。四是抓开放。加深与跨国机构、央企的产业和资本合作,助力青岛海洋产业走向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青岛日报记者:

  请问青啤集团,近年来你们如何焕新传统啤酒行业,持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王少波:

  感谢记者的提问。青啤集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以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近年来,市国资委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指导青啤集团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加快传统产业科技创新、数智转型、“两业融合”、提质增效等务实举措,推动百年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和国企担当。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青啤集团的相关情况:

  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培育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青啤集团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局性、系统性创新引擎,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塑强产业发展新优势。

  在科技创新上,持续深耕关键技术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在菌种研究、风味调控、低碳酿造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又一项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青岛啤酒成为中国啤酒行业唯一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并且四度获奖的企业;在蓝谷新建的研发中心也已投入使用,高能级研发平台的赋能加力,进一步深化拓展青岛啤酒与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及供应链的合作。

  产品创新上,在坚定不移推进实施“1+1+1+2+N”产品战略的基础上,青岛啤酒形成了9大系列、70多个品种的产品矩阵,近年来新产品上市数量、市场占有率和新增收入等均居行业领先位置。2024年上市奥古特A系列、尼卡西白啤、桂花白啤等新品,推进高端生鲜产品智慧运营,精品原浆和水晶纯生在24座城市实现新鲜直送,引领行业品质化、多元化、特色化、场景化发展,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也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以新旧动能转换为引擎,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一是通过新建、搬迁、扩建、技术改造等,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标志性投资项目,蓄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以来扎实、有序、高效推进青岛啤酒智慧产业园25万吨高端麦芽原料基地扩建项目、青岛啤酒二厂100万千升纯生啤酒扩建项目、青岛啤酒五厂高端特色啤酒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一系列项目建成后,通过产业的升级与功能再造,青岛将成为具备世界一流科技研发水平,全球生产啤酒最多的城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啤酒第一城,全面提升“中国啤酒之都”影响力。二是创新推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模式。拥有122年历史的青岛啤酒厂持续推进智能化升级项目建设,将最古老的工厂建设成最现代、最智能、最绿色的工厂,继2021年获评全球啤酒饮料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之后,2024年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定为全球食品饮料行业首家“可持续灯塔”工厂,成为业内少有的“双料灯塔”;公司也以此为契机,以青岛啤酒厂为标杆,实施点亮灯塔工程,在全国推广建设更多的灯塔工厂。三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扩大数字化应用范围和场景。通过渠道数字化、消费者在线打通线上线下各类消费场景,实现和终端、消费者之间的强链接和精准触达。持续完善数字化职能与组织、升级流程框架、构建数据管理体系,数字化底座更加坚实,青岛啤酒数字经济环境下的新型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此外,公司充分发挥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积累的数字化技术和能力,形成独特的数字资产,成立青岛九源科技有限公司进军数字科技产业领域,扩大数字技术在上下游产业的应用,构建青岛啤酒数字生态圈。

  三、创新推动“两业融合”,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拓展新消费空间,推动产业焕新,赋能主业提质增效。依托青岛啤酒博物馆、1903酒吧、时光海岸精酿啤酒花园、中山路壹号传奇CLUB啤酒艺术空间等沉浸式体验场景,抓住韩国游客免签来青、元旦、春节等消费机遇,举办悦享时光·点亮美好、跨年许愿夜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依托青岛啤酒品牌影响力促进文旅消费,提升城市文旅魅力。进一步擦亮“中国啤酒之都”“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啤酒街”等城市名片,推动啤酒文旅消费升级。

  2024年青啤集团经营指标在较高基数上持续增长,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下一步,将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市国资委推动国资国企“打头阵、当先锋”的引领带动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全市发展大局,勇于担当作为、提升能力作风,在真抓实干上下功夫、在攻坚克难上见真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贡献更多青啤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

  感谢王少波先生的回答,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国资委,联系人祝丹,联系电话:13854206498。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4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们。谢谢大家。

  (结束)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