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在防空警报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024-11-07 10:46 来源:本站原创-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感谢管成密先生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法治时代网记者:

  刚才发布中提到我们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建立了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能介绍一下该机制的详细情况吗?

   吴立强: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应急广播是国家应急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全国防灾减灾救灾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力量,是确保应急信息及时传达到村、到户、到人的骨干传输渠道。青岛市应急广播体系已经构建起包括海滨、社区、文化场馆、交通、商超、医院、学校、办公楼宇、城市公园、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在内的十余种应急广播应用场景,是防控警报系统的有效补充。

  根据山东省国防动员办公室、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印发的《山东省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发布工作机制(试行)》的通知要求,我办已初步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广播电视台建立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深化资源融合共享。

  国防动员应急广播信息共分为三类。一类是防空警报信息,为最高级别,包括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等战时防空警报信号,按照地域范围即报即发;二类是重大行动提示信息,为中等级别,包括国防动员重要行动、演习演练活动等,按照时间节点、地域范围进行播发;三类是宣传教育信息,为最低级别,包括国防动员政策法规解读、国防动员知识等,根据日常工作需要进行常态化播发。在今年11月14日防空警报试鸣期间,将通过青岛市应急广播系统在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户外音柱同步发放一类防空警报信号。为防止应急广播播放防空警报信号对社区居民造成恐慌,我们会在警报鸣放前,通过应急广播语音告知居民。

  下一步,我们将与应急广播管理部门加强协同配合,明确信息传输、控制、发放的方式方法,逐步配套完善相关软硬件和网络通信设施,在确保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信息服务和资源共享,加大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信息的播放,普及国防动员、人民防空相关知识,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国防人防意识和防灾救灾能力。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山东商报记者:

  据了解,市国动办打造了青岛市首个以人防宣传为主题的教育基地,能介绍一下该基地的情况吗?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介绍一下基地的具体情况。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位于青岛世博园景区内,于今年5月15日正式开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场馆集“展览、教育、体验、培训”于一体,以“居安思危”为主题,据我们了解,这个展馆是目前国内专门围绕人民防空主题建设的规模比较大的展馆。宣传人防知识,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全馆布展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序厅、人防起源展区、高技术战争展区、世界先进战机展区、精确制导展区、超常规武器展区、人防设施展区、人防知识教育区、自救互救体验区、人防发展历程等十大展区,综合运用实景建模、交互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中国人民防空的发展历程和职能任务。特别是展馆内还有一个球幕影院,同时可以容纳五六十名观众观看,通过比较先进的技术来让参观、游览的群众能够深切的体验到战争带来的残酷,很多大中小学生参观以后,都表示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去年以来,省国动办提出了打造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工作目标。青岛市人防宣传教育基地的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省国防动员宣传教育“一张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对国防动员和人民防空工作在老百姓心目当中的认知度提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也更好地展现了青岛市国防动员和人防历年的建设成果。

  开馆以来,社会各界给予了很大关注,很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大中小学校组织参观,青岛科技大学挂牌宣教基地,作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思政课教育基地,通过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截止到10月底,基地累计接受近万人参观学习,逐渐成为我市开展国防和防空防灾教育的重要阵地。下一步,欢迎广大媒体继续关心、支持帮助推介我们的人防宣传教育基地,希望通过各位媒体的帮助推介,能够使广大市民更加深入的了解人民防空、了解国防动员,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青岛日报记者:

  防空警报设施是向市民发出警示信号的重要战备设施。请问近年来,青岛市在防空警报器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吴立强: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我办一直致力于防空警报器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以防空警报信号覆盖率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狠抓防空警报系统建设,实现城市建成区防空警报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点。根据人防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设置防空警报建设点,新建大型小区基本能够覆盖防空警报信号;开发了防空警报布点软件,根据地形条件、人口密度等,结合现有警报点位情况,在电子地图上,依据防空警报的覆盖半径,选择防空警报器设点位置,实现防空警报布点可视化,重点规划城市中心区、人口密集区及高端产业集聚区。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踏勘选点,综合考虑电力供应、建筑物遮挡、安装环境等,在保证覆盖率的同时尽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干扰,提高防空警报安装的可行性、安全性。

  二是依托高校、助力创新。与青岛理工大学合作开发了无人值守防空防灾警报系统,实现了防空警报终端设备无人值守,简化维护管理流程;研制了社区防空预警与居民疏散指挥管理系统,在试点街道安装后,实现了对防空警报分级管理、区域控制、应急联动、远程管理和监控等功能,该系统拓展了防空警报管理层级,发挥了街道在防空警报中的重要管理作用,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逐步向全市推广;开发了室内多媒体防空警报器,结合智慧人防宣教终端系统,可一键试听三种防空警报信号,并在屏幕上显示防空警报信号的类别。该终端还可点读、播放其他人防相关知识。防空警报与人防宣传相结合,实现了宣传的多媒体、数字化。

  三是多方联动、定期巡检。根据《青岛市警报报知系统维护管理办法》,今年我办先后两次组织全市防空警报系统设备设施巡检,警报设施管理单位、研发单位、维保单位等人员到警报设点单位现场检查,测试警报功能是否正常,对警报器开展维护维修等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安全有效,始终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严格规范警报设施“身份证”信息,做好通过识别码对警报设施信息的溯源工作,确保警报设施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控工作;落实“专人专管”制度,定期对辖区内的警报设施进行“地毯式”检查,确保辖区内警报鸣响率达到100%。

  警报鸣放期间,可能会有个别区域听不到警报声音或者听到的声音较小,是因为随着城市总体规划的不断扩大、城市建筑密度不断增加、房屋隔音性能不断增强、城市噪音不断增多,防空警报音响信号传送反射面也随之增多、信号衰减增大、警报音响覆盖盲点增多。每年我们都会通过警报试鸣来检验警报设施的布局、技术性能和音响覆盖范围,为我们建设更加可靠、稳定、完善、有效的预警报知体系提供依据。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齐鲁法制网记者:

  请问,我市近几年在人防工程服务群众方面都做了哪些主要工作?另外在人防工程开发利用管理方面出台了哪些相关政策?

   赵承桥: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近年来围绕老城区更新改造,我办对中山路及周边区域早期人防工程改建停车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龙山商业街、禹城路与中山商城连接通道工程、中山商城等人防工程纳入市政府城市更新建设一期工程。目前,上述的早期工程改造公共停车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提供车位大概800余个,有效缓解了中山路历史城区及青大附院周边停车难问题。前一阶段我们又组织对其他区域的早期人防工程是否适宜于改建为公共停车场的课题进行研究,摸排出了一批早期人防工程,分别位于市南区和市北区的相关区域,方案已经提交给市停车建设指挥部将择期进行建设。

  二是我办牵头相关区市和华通集团,对早期人防工程口部管理房进行梳理,部分符合条件的用作环卫工人休息室。前期,我办联合市城管局等相关单位,对首批梳理的4个口部房进行现场踏勘,下步拟对其进行装修改造,争取冬季来临之前为环卫工人提供一个遮风避雨的爱心驿站,后面工作中,将围绕服务民生,把更多的人防设施挖掘出来,免费提供给周边的社区和群众使用。围绕这项工作,今年,市国动办制定印发《关于加强人防工程管理使用提高人防工程使用效益的通知》。鼓励人防工程权属单位在确保人防工程战备效益的同时,进一步积极提升其平时使用的社会效益,通过改造为周边居民提供公共停车泊位、文体娱乐、避暑纳凉场所。

  三是近期依据《山东省早期人防工程评估分类与处置导则》,我市对早期人防工程实施分类管理。其中占比绝大多数的三类工程将退出人防工程序列,相关单位后续开发利用不再要求按照进行战时设防的相关设计,按普通地下空间进行相关的开发建设管理即可,进一步释放了大多数早期工程开发利用潜能。四类工程列入拟报废范围,开发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发时涉及四类工程,经国防动员主管部门批准,不再补建或补偿。经初步估算,预计可为开发建设单位减免人防工程相关补偿费用约2.9亿元。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主持人:

  感谢赵承桥先生的介绍,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其他采访需要的,请会后联系市国动办,联系电话:82938077。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3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的参会报道,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