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021-12-17 16:15 来源:爱青岛

12月17日,爱青岛记者从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青岛市创新开展农民培训,把其办成服务农民群众的贴心事、暖心事、满意事,办成政府的放心事。青岛市政府连续8年将农民教育培训列入市办实事,今年投入各级财政资金1800多万元,培训农民2.4万多人,累计投入8000余万元,培训农民16万多人,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队伍,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主席台.jpg

政府搭台农民唱戏,为农民搭建多元化实践平台,让参训农民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搭建农业推广服务平台,推动新技术落地开花。据悉,今年全市共发布涵盖粮食、蔬菜、畜牧等新技术30项,其中,青岛市畜牧工作站创新研发的“畜禽养殖源头减排和异味除臭等关键技术”在全省推广。作为新技术的直接使用者和受益者,参训农民在专家和农技人员的指导下,不断提高科学种养技能水平,将新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果树、粮油等生产中,并示范带动周边农民学技术、用技术,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以上。胶州市学员张居波采用工厂化技术种植胶州大白菜,每亩用种由传统露地直播的4.5万粒降到3000粒,并开展“耕、种、管”等标准化机械生产,每亩节本增效300元。

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服务惠及千万农户。着力打造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示范体系、试点体系,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600余家、农民合作社1.8万家、家庭农场2.2万家。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通过参加培训,吸引入社农户42.5万户、带动非成员农户20多万户开展土地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经营率达到73%,有效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节约农业成本2亿多元。胶州市学员朱梅楠作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典范,创新发展“滴滴打药”新的植保服务模式,今年已组织200余名植保无人机操作手,为7000多户农民开展农作物飞防300余万亩。

搭建农业产业发展平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精品园区建设,在全市布局建设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数字农业示范园、15个产业强镇和30个田园综合体,推动资金、人才、技术等现代要素向园区集中,为参训学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平台。学员们将所学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经营管理新招,成为创业能人、致富能手。全市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143 元,同比增长11.6%。莱西市学员耿琪超,把学到的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创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果蔬种植产业化模式,推广科学种植方法,建成胶东半岛地区最大的胡萝卜生产基地,种植面积3万多亩、年产15万吨,今年出口2亿多元,每亩增加收入1000多元。

相关新闻
平台集群 : 青岛网络广播电视台 - 爱青岛手机客户端 - 爱青岛新媒体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