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谢谢张局长全面详细的介绍,下面把时间交给媒体朋友们,请媒体朋友们就张局长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体举手示意提问。
华人频道:刚才我听到张局长在讲话中提到2020年市区环境空气中六项主要污染物浓度是《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实施以来首次全面达标,请问今年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并持续改善我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谢谢!
张均雷:感谢你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大气污染防治的相关方面,我想请刘家平处长回答一下。
刘家平:感谢您的提问。
空气质量与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大家非常关心民生问题。确实如您所说,2020年,青岛市空气质量历史性的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多项污染物浓度达到历史新低,是2013年国家实施新标准以来最优水平。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当前空气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为巩固并持续改善我市空气质量,今年3月,我市出台了《青岛市2021年深化大气污染治理攻坚30条措施》,从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动车船污染防治、燃煤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等6个方面制定了30条具体工作措施。与去年的工作相比,新的"30条"在6方面工作措施中,分别突出了深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遏制夏秋季臭氧污染;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实施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防治燃煤污染,推进清洁取暖建设;加强信息化管控能力建设,提升环保的监管效能;强化秸秆露天禁烧和鞭炮禁放管控;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调度推进机制等重点工作任务。这也是为了更加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攻坚力度、延伸攻坚深度、拓展攻坚广度。谢谢!
主持人:谢谢处长的回答,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半岛都市报》:各位领导下午好,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是广大群众比较关心的事情,请问我市将如何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谢谢!
张均雷:感谢您的提问,这个问题主要涉及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相关工作,下面我请水处金柏峰处长回答一下。
金柏峰:媒体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正如刚才这位媒体朋友所说,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是广大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大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就是为了水源地的水质来服务的,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同时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说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近些年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连续几年的专项行动,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一些影响或者威胁水源地环境安全的问题被整治或者是清理。
今年围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全市将重点强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进一步巩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的成果,前期我们对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新按照新规范划上了保护区,根据新的水源地保护区划调整结果,我们将组织各区市开展新一轮的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并对有关的标志标识进行调整变更。我们将采取人工或者自动化的模式,借助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手段,查清新保护区是否存在突出环境问题,发现一处、及时整治一处,排查整治工作将列入以后每年的常态化工作。
二是开展《青岛市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让这个条例变成更加符合青岛实际,而且权责清晰、管控严格、制度规范、管用实用的地方法规,这项工作已列入今年市人大常委会的年度立法计划。
三是切实做好水源地风险防范,严格落实好《青岛市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和风险隐患的排查,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严密监控水质,生态环境部门将会同市政供水部门、卫生监管部门分工合作,定期检测、评估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供水厂和用户的水质状况,确保饮用水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安全。
我就简要回答这些,谢谢大家!
民主与法制社:各位领导好,请问今年我市在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方面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谢谢!
张均雷:感谢您的提问,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今年要开展的一些工作,下面请土壤环境和固体废物处邢丽副处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邢丽:非常感谢您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关注。今年我们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然是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两大目标,按照"控源头、防新增、重监管、保安全"的工作思路,坚持风险管控、安全利用的工作原则,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保障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土壤环境安全。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个是坚持科学防治,加强规划引领的作用,按照分类施策、标本兼治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今年我们启动了“十四五”土壤污染防治规划编制工作,为“十四五”时期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二是坚持精准防治,确保用地安全。一方面是以严格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为重点,持续做好农用地的安全利用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是以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污染地块为重点,严把强化部门的联动监管,严把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有关工作的质量,严格用地准入,确保建设用地,特别是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环境安全。
三是坚持源头防治,防止新增污染,依法动态更新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并且向社会公开,督促重点监管单位落实土壤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再一个就是督促其按要求开展土壤和地下水的自行监测、土壤污染风险隐患排查及发现问题的整改等工作,从源头上来防治土壤的污染。
四是坚持依法治污,强化能力建设,创新工作手段,加大监管执法的工作力度,提升监管执法的能力,及时发现查处土壤的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普法宣传和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帮扶指导,能够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