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中国改革报记者。我想请问一下,为什么要进行公共数据的开放?谢谢。
崔卫东:这个问题我来回答。随着信息经济发展,大数据已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数据要素”。生产要素只有流动,才能发挥作用,才能产生价值。构建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公共数据开放是突破口,公共数据开放工作所形成的制度和技术体系,可以为数据的流通交易提供有效的实践基础,从而引导带动全社会数据的流通,强化数据要素对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使大数据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谢谢。
主持人:感谢崔局长,请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各位领导好,我是腾讯短视频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现在全国各地市都面临着数据已经开放但是还不能满足需求的现象,请问青岛会如何解决?谢谢。
张艳:谢谢,我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刚才谈到,数据开放现在尚不能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主要存在两个方面,一是数据质量现在还有问题,二是开放的数据数量还不足,这也是影响数据开放实效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青岛市从数据质量提升和数据开放范围这两个方面重点做了以下相关工作:
第一,在提升公共数据开放质量方面。开放之前我们会制定相关的数据治理标准和规范,建立全链条的数据治理技术支撑和监督机制,来确保数据开放的主体单位在数据开放之前能够主动提升数据质量。
第二,在开放之后,我们现在也搭建了公共数据开放平台,通过技术手段,通过数据使用单位对数据质量的监督、反馈、评估、纠错机制,从另一方面推动数据提供方提升数据质量。
在数据开放范围中,有两个角度:
第一,数据开放方的角度。刚才在《办法》里也规定了,我们会优先开放与民生紧密相关、社会迫切需求、行业增值潜力显著,以及对产业战略有重大意义的数据,会优先重点予以保障开放。
第二,数据供给方的角度。我们去年举办了数据创新创意大赛,刚刚宣读了我们今年在进一步征集各方对我们数据的需求,通过社会的需求方对我们及时的反馈,来制定数据开放,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
谢谢您的提问。
主持人:感谢张局长,接下来媒体朋友们继续提问。
记者:大家好,我是半岛网的记者。我们都了解,一提到数据开放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安全性的问题,像青岛市部分公共数据在开放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敏感信息,我想请问一下,市大数据局采取了哪些工作来确保公共数据的安全性?谢谢。
张艳: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数据开放,安全是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每一个人非常关注的内容。在制定《办法》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了各环节可能会出现、可能会面对的一些数据安全问题,也着重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
一是加强规范管理。我们在后台进一步完善了相关制度,制定了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主管部门、数据开放部门、数据使用部门各负其责,各自明确自己的数据安全相关职能和责任。另外,在后台也建立了安全保密审查机制,所有开放数据未经保密审查之前不能予以发布。同时,对于一些敏感数据也要求必须进行脱敏处理。
二是定向精准开放。《办法》当中提到,我们现在有三类标准,对于一些敏感数据必须有条件地进行开放,同时我们会列明这些开放数据的条件,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数据使用方才会获取这些数据。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会采取包括数据沙箱等多种技术,来确保数据的安全。
三是全程监督监察。我们搭建了公共数据服务平台,在这个服务平台之上,所有的开放数据会全程进行监督监控,跟踪数据的流向,一旦发现不恰当的应用行为,系统会自动进行预警,我们会采取包括限制、取消数据使用权限等一系列措施来进行防范。同时,我们会成立数据服务专家委员会,通过专家委员会对数据的开放风险定期进行评估和研判。最后还是严格法律追究,《办法》当中也规定了,如果在数据开放利用过程中,我们的数据使用主体利用我们的公共开放数据进行了一些违法行为,获取了一些非法利益,造成了一些公共数据安全危害等行为,会严格追究他的法律责任。
主要是这几个方面,我的回答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