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接下来是记者提问环节,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单位。
记者:张局长您好,我是《中国改革报》记者,刚才我听到您发布的关于由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应急局面向全市学龄前儿童及家长送出100集应急安全动画片《海鸥救援队》,这无疑是给全市学龄前儿童家长一个非常大的惊喜,我也非常感动这一个惠民利好举动,能否请局长再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张建刚:孩子健康和安全是全社会的事,我们在活动里面有一个口号叫“最好的挽救是预防”,我们曾经提出过很多的活动,比如学会应急的公众号,主要是面对青少年,在国内的应急安全类我们是NO.1,前年我们又推出了中国学龄前儿童的十大安全理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打造了《海鸥救援队》,实际上《海鸥救援队》这种安全类的电视剧、文艺作品也好,确实有两个属性,第一个属性就是知识性,第二个属性就是寓教于乐,它的艺术性、好看、好玩,孩子们喜欢,如果纯粹说教没有意思,所以我们就通过这个活动,我们搞过测试,给过很多孩子看,特别是我们出来样品的时候,前10集,我们一共分了五季,20集一季,第一季看完以后,孩子们都很喜欢,而且从小种下一个安全的种子,所以我们这里面有《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比如孩子特别喜欢一个玩具掉了,他会奋不顾身去抢、去救、去捡,结果孩子生命丢失了,所以告诉孩子什么东西都不如你的生命重要,这是通过我们的理念和故事。
比如说《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我们搞过一个测试,79%的孩子都开门了,有的时候孩子自己在家,有人敲门,陌生人进去以后,对孩子的危险是可以无限大的,这里面还有交通、防火、地震、防溺水等等儿童特别常见的危险和活动,通过《海鸥救援队》真正的能够实现生命只有一次,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理念。
另外,我们这个活动也是看动画学安全公益活动的一部分,让孩子们通过100集下来,希望对孩子种下一个安全种子是受益终生的,谢谢。
记者:张局长您好!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刚才您提到了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码”的问题,请问哪些企业会有“健康码”?作为普通民众怎样才能知道企业健康情况?谢谢。
张建刚:“健康码”由四个APP组成,这是强制性的,《安法》里面的企业主体责任,我们第一步的目标是生产类,比如在黄岛主要是以生产类为主进行第一批,市区可能生产类少,可能以饭店甚至有一定规模的九小场所,比如卡拉OK、KTV等人员密集场所必须要填,这是第一批。未来我们希望是所有企业,只要是有人的企业都是要填的,这是第一个。
第二,我们更多的考虑填完以后,企业老板不管在全世界什么地方只要有信号就可以看到企业安全生产的视频,企业主体责任第一责任是企业法人或者是实际的控制人,要投资建一个企业,必须为这个企业的安全负责,这是我们必须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事。
另外,我们政府也由政府的监管码,想知道全部的,是政府的监管码,暂时是不向社会公布的,我们可以定期向社会发布一些数字,比如我这个青岛市都能看见,市南区只能看到市南区的,还有一个是执法队员的码,比如执法队员去的几个企业,比如应急管理局有100多个人,他们每天干什么?是不是在干活?对我来说这是我们又是一个机关促进效率和作风建设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起到监督作用。还有一个码是网格员码,我们这里肯定有网格员,我们今年对生产类企业已经非常成熟了,城市的我们正在研发,可能就以新闻中心这个物业为一个单位,下一步我们再慢慢和市南区认真的研究,饭店肯定是有的,综合体比如说佳世客,佳世客是“1”,可能里面设了很多的饭店,是不是“1+N”?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生产类是作为第一批,谢谢。
记者:张局长您好!我是《中国食品安全报》的记者,刚才您对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码”四个等级的表述非常清楚了,我想请教育您的“健康码”是与企业信用体系是什么关系?谢谢。
张建刚: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现在看对企业处罚,或者是我们现在从应急局来说,我们对企业一个是执法倒逼,第二是正向激励。执法倒逼是什么意思?我要去,但是同志们想想,浑身是铁能弄几根钉?我天天下去,一年下来跑不完四分之一的企业,比如我今天到企业来了,我发现了十个问题要处罚,这个处罚过程当中有的时候企业还不服,还要应诉,这个过程也是很难,对政府来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这是第一点,但是我要倒逼,这是高压的,这是依法进行。应急管理完全是安全依法,清宪书记对政府提出要求依法执政,而且我们要可以和企业公平的打官司,企业可以告我们,这是第一。
第二,鼓励企业正向激励大家,今天我们的措施就是正向激励企业自查自纠。
第三,规范化、标准化引导,告诉企业有一个标准,现在我们正在做标准,每个企业都有标准,这类企业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基本跑不了。
第四,严格惩处。惩处又分了六个方面,最高等级就是两个,一个是刑事追责,第二是诚信体系。一旦发现问题了,马上改正,我们安全生产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这个安全出口标的不好,这也算是隐患,马上改正。比如发现消防设施坏了,限期整改,第二次来还没有改就要处罚、罚款,再不改,如果这个是重大隐患,涉及到大楼的安全,就封楼,凡死人要刑事追责,发生事故以后有人员死亡了,对不起,企业主体责任,企业投资人有挣钱的权利,但是也要有安全的责任,有可能刑事追责抓人。最后就是屡教不改的,这就是诚信体系,如果我们的红码几次不改,就要纳入诚信体系,而且诚信体系是和企业家一系列的包括融资、限高等很多东西都是挂钩的,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个处罚,这当然是最后一步的,但是我们不放弃,所以这项工作也需要一系列的政策配套,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有深度采访需要,请会后联系张局长和市应急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