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现在把时间交给在座的媒体朋友们,请就今天发布的内容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代表的媒体单位。
记者:吕局长,您好,我是《青岛日报》记者,您刚刚介绍咱们今年把160多个“撒芝麻盐”的小项目砍掉了,咱们这部分资金在砍掉小项目后,流向了哪些重点产业项目?
吕鹏:社会上普遍反映我们科技局科技项目资金“撒芝麻盐”现象,我来了之后发现,我们50万以下的项目,10万、20万、30万、50万的项目160个左右,今年我们全部砍掉了,为什么?这些10万、20万的项目最后的验收成果都是专利、论文,这些基本上是只能把钱变成纸的项目,而很难把纸变成钱。所以我们把这些项目全部砍掉合并,其中有哪些大的项目?我举一个例子。
我们科技有一块资金是科技惠民的项目,今年就拿出700万专门用做平度、莱西新生儿的先天残疾和聋哑基因筛查,这些项目既配合了其他的攻势,比如突破莱西、平度攻势、乡村振兴攻势,形成了攻势之间的协同作战;另外也给落地青岛的企业提供了政府订单,对科技型企业也是一个支持。
再比如说,我们设立了重点研发专项,专门用于支持有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良好前景的大企业,今年在这个专项中设立了500万的项目10个。
所以我们想通过砍掉这种“撒芝麻盐”的做法,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且这些大事能够真正做到科技惠及民生,把钱真正花到老百姓身上,使科技赋能产业,让这些产业能够真正给青岛带来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谢谢。
主持人:谢谢吕局长,请继续提问。
记者:吕局长,您好,我是来自凤凰网的记者,您刚刚介绍要树立市场思维,重新再造科技计划的管理流程,我们建立局区(市)会商机制,加强政府主动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我想问一下这个机制主要推动了什么项目?有哪些成效?谢谢。
吕鹏:谢谢这位记者朋友,这也是我们今年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一个具体行动,通过政府主动布局,我们希望利用局区会商机制,使我们科技局和某一个区市能够在重大项目上达成一致,联合市区两级力量来支持一个重大项目形成合力,推动其更快、更好落地。
比如我们和市南区设立了一个局区会商专项,这个项目就是华夏基石的落地,华夏基石是我们本土最好的咨询公司之一,它的北方总部已经落户在市南区,主要用来做孵化加速和总部基地。不到半年的时间,它带来了两家上市公司的北方总部,三家行业头部企业的北方总部,这将对青岛市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
市南区利用这个项目和平度市联合搞了一块飞地放在平度,占地10平方公里,总部、研发、孵化加速放在市南区,产业需要用地都放在了平度,叫基石科技产业协同创新区。
比如我们和崂山区合作,将创业黑马落户在崂山,创业黑马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科技服务领域国内唯一的上市公司,专门培育独角兽,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在崂山设立了独角兽加速基地。
另外我们还和平度局区会商合作,把深圳中国科技开发院,也是国内做的最好的孵化器之一落户在平度,为平度提供双创的重大服务平台和孵化加速平台。
我们的局区会商项目,引进的都是平台类项目,通过华夏基石就引进了这么多头部企业在青迅速带来了主营业务收入和税收,同时还引进了资金,设立了飞地的基地建设,这些平台能够给青岛带来巨大的资源,这也是我们响应清宪书记平台思维的落地行动。
同时,通过局区会商也解决了在科技项目设置当中缺少政府主动布局的短板,因为在过去我们有一种倾向,把专家评审作为政府免责的挡箭牌,我们想支持的一些项目很多也得不到落实,这样通过局区会商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