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爱青岛记者从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青岛将市级在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试点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同时,在城阳区、即墨区开展区级试点。
首批采购确定了5家律师事务所为首批企业发展法律服务中介机构。以惠企政策的完善、落实为目的,确定受聘律师事务所的工作内容主要为提供政策咨询、提供权益保障服务、监督政策实施、参与政策制定。
1.提供政策咨询服务。
根据中央、省、市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编制完善企业政策服务指南,设立服务咨询值班电话,免费向企业宣传、解读,向有需求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
2.提供权益保障服务。
根据企业行为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别,协助企业依法享受各级各部门出台的资金激励、技术支持、资本保障、项目承接落地、人才引进等政策。对于因政策制定、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等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免费提供咨询服务。
3.监督政策实施。
对各级各部门涉及企业的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等执法活动和政策实施进行社会监督。接受企业对各级各部门行政违法、行政不作为、政策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的反映,向有关监督机关报告。对涉及企业的现行政策文件、政策落地情况、发展法治环境进行评估,出具评估报告。
4.参与政策制定。
受各级各部门委托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评估、权力清单编制和实施评价。参与涉及企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其他制度性文件的计划编制、草案起草、文件制定的前评估和后评估,充分听取和汇集企业对有关政策的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提出意见建议报告,供各级各部门制定、修改政策时参考,同时将意见采纳情况及时反馈涉及企业。
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督促惠企政策在全国尚属首例,青岛将采取先试点的办法,以涉及鼓励政策较多的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企业作为市级试点服务对象,同时,在城阳区、即墨区开展区级试点。适时对试点情况评估后,再逐步推开。
法律服务分级管理 服务购买由财政保障
建立市级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法律服务中介机构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属地负责。向律师事务所购买服务的经费由财政保障。市司法局、区(市)司法局按照层级,负责本级政府购买服务的组织实施和对受聘律师事务所的考核。
同时,为了保障意见有效实施,市司法局制定了法律服务中介机构考核办法、支付服务费办法、向中介机构通报政策办法、服务协议、例会制度、政策咨询流程、接受企业反映问题流程、维权服务流程、提出法律建议规程和政务部门反馈企业意见流程等配套制度,将与本意见一并实施。
五家律师事务所确定为首批企业发展法律服务中介机构
5月6日,市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法律服务中介机构服务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汇报稿)》后,市司法局在市律师协会、市企业家联合会、市法律援助中心开通服务企业法律政策咨询热线。试运行期间,组织有关律师事务所积极与研发类、投资类、设计类、物流类、商贸类、医药类、综合类、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的企业进行了对接,向部分企业发放了《服务企业法律政策调查问卷》,征求企业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意见、建议173条,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惠企政策落实工作奠定基础。
按照政府采购程序,确定了5家律师事务所为首批企业发展法律服务中介机构。这5家律师事务所将分别组建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团队负责人由律师事务所负责人或高级合伙人担任,团队成员为各领域业务骨干。从事领域涵盖民商、行政、刑事、金融、知识产权、仲裁、财税、投资并购、基金设立、涉外商事、企业上市、知识产权、公司治理等各个领域。
市司法局将采取座谈会、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对接联系企业,摸清企业痛点、堵点、诉求、意见建议以及法律服务需求等,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法律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