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项 目:关于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主持人:苏文洁
发布人:曹勇 张中东
时 间:2016年12月20日 14:00
地 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
执行团队
监 制:韩丽楠
策 划:胡振华 李江
采编群:纪礼家 郑云云 张强
技 术:王有斋 王永健 陆冰洋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的现场,市委市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今年12.6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加大我市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力度,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是向媒体朋友们发布和解读这个意见的有关情况,为此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市民政局局长曹勇同志,副局长张中东同志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一起回答记者的提问,下面有请曹局长介绍一下实施意见的有关内容。

  曹勇:非常感谢主持人、非常感谢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能够参加今天的会议,来宣传报道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个重大政策的实施。

  下面,我把有关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年12.6号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未来几年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总体的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做了系统的筹划和安排。

  应该讲是我市破解养老难题、推进融合发展、满足养老需求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性的文件,将在我市构建颐养青岛的战略部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我想先给各位朋友介绍一下起草的背景和过程。

  大家知道我市已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快速发展的一个阶段,2015年底我们有一组数据,当然今年的数据正在统计中,不久也会拿出一个最新的数据,我们现在还是去年年底的数据,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61万,这是占青岛总人口的20.6%,也就是说已经超过了五分之一,占比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位超过60岁的老人,分别高于全国4.5%,全省平均是超过了1%,我市老龄化程度在副省级程度中排名第五。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是26.5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5%,预计到202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93万,所以应对老龄化已成为摆在我们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战略课题,应该讲这些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问题,2009和2012年先后出台过两轮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我们知道2015年市人大发布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这个条例也是中国地方最早立法的一个条例,通过地方立法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十二五”期间市政府年年把养老工作列入实办实事,各区市政府也同样把养老工作摆在中央的位置,应该说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养老服务业得到了快速也许的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的建立起来。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我市养老服务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们现在养老服务工作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养老服务扶持政策应该讲还不是很完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还有许多不到位的地方,市场发育还不充分,以及养老服务业的队伍建设还有待于提高等等。

  为了出台一个好的养老政策,解决目前我们养老工作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从2014年开始就会同市政府办公厅、财政、卫生、人社以及市社科院等单位一起着手调查研究,考察外地的情况,摸清了我市的养老服务的基本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短板,在此基础上今年6月份我们起草了意见的初稿,随后征求了各区市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单位的意见,经过反复沟通、协调、修改,以及政府法制办的法制性审查,最终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养老服务业涉及长期照料、医疗康复、居家支持、精神慰藉以及餐饮服装、营养保健、休闲旅游、文化传媒、金融地产等方方面面,蕴含着巨大的老年消费市场,发展养老服务业是应对老龄化问题的长久之计,也是当前控内需、调结构、发展服务业的巨大潜力所在。

  我想谈的第二个方面,是意见的主要内容,一是意见明确了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关于总体思路,意见规定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个也是非常重要,九个字,蕴含了很重要的信息在里面。坚持政府引领、社会主办、市场运作,着力推动发展理念由以重事业发展向产业与事业并重转变,发展重点由优先发展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发展方向由以保障性的兜底养老服务向普惠性的社会化养老服务转变,服务内容由一般生活照料向文化娱乐、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多元化转变,服务手段由单一的实体服务向"互联网+"综合服务转变,促进政府保障性养老、社会基本养老和产业化养老协调发展,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个和其他一样,政府重在保基本的社会的公共服务。

  关于主要目标,《意见》规定:到2020年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施覆盖所有城乡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覆盖城乡所有居家老年人;全市养老床位达到9.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5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比例达到50%以上。目前,全国确定的是40张养老床位,应该讲青岛比全国的标准和省里面的目标,应该讲更高,特别是这个目标当中我们又规定了结构性的目标,也就是护理型的床位达到50%以上,这个目前来讲是我们的一块短板,目前我们的护理型床位也就是20%左右,也就是预示着我们机构养老的护理型的机构养老,将成为养老服务业的机构建设的主要方向。

  (二)《意见》明确了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8大主要任务

  一是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是首位的聚焦的目标,明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和短期托养五大功能定位;五个功能,这是我们社区居家养老的最最重要的功能。同时健全区(市)、街(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靠构建一个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的网络机制,完善服务设施;培育服务组织,推动家庭照料和邻里互助养老服务;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这也是“十三五”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是发展机构养老服务。着重解决各类失能、难以居家照料的高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这实际上也是明确了机构养老服务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失能老人,特别是中重度失能老人,包括失智的老人以及在居家有困难或者已经不适宜居家养老的老龄老人,服务的目标、对象确定是这么两类。公办养老机构优先保障城乡难以居家照料的困难老年人、重度残疾老年人以及中度以上失能的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和"失独"老人的入住需求;推进公办养老机构改革。

  三是推进医养结合。我们知道随着老龄化的进程,年龄的增加,各类疾病会相应的增加,特别是一些慢性的一些疾病的增加,养和医是分不开的,不能形成两个孤立的孤岛,一定是一个结合,这方面应该讲青岛也走在全国的前列,去年全国的医养结合现场会在青岛开,大力的推进养老和医疗的结合。

  鼓励兴办集中收住失智、精神疾病等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专门养老机构,鼓励二级专科医疗机构开设养老床位或转型为特色养老机构;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机构+护理站"服务模式等等。

  四是做好基本养老和兜底保障。完善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履行"兜底"保障职责,为广大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

  五是推动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探索建立以大型养老机构为龙头、融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养老联合体",实现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在社区聚集并向家庭延伸。加快养老与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等融合步伐,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发展。

  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加大对养老护理员的考核奖励力度,组织开展"青岛敬老使者"考评活动。建立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实施住房和落户优惠。

  七是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工程。整合生活服务、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资源,建立从数据采集到分类应用全过程的标准和规程,构建全市统一的交互式智慧养老服务网络,逐步实现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也就是说,这个信息不仅仅是从上到下、从平台到客户,是一个双向的,老年朋友可以提出个性化的需要,进入到这个平台,通过信息的平台来聚集社会的资源提供服务。

  八是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我想要着重的谈一下,应该讲我们知道现在如果说是有病,我们住院有医保可以报销费用,我们上学,不管是上小学还是中学,有义务制的教育,付出很少的钱就可以得到义务制的教育资源,各级政府也办了许许多多的幼儿园,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服务,养老院我们现在医疗的部分包括一部分的长期的失能老人的医疗照顾,应该讲是可以提供医保报销,但是失能老人的生活照料,目前还缺乏一种保险来支撑他,来减轻这部分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负担,所以有必要探索建立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制度,这应该也是我们下一步认真研究的一个方面,保障老年人长期照护需求。

  (三)《意见》明确了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的6条主要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这是各级政府要强力的促进和推动。

  二是加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等地方标准体系。

  三是落实优惠政策。社会力量(含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享受青岛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规定的同等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的供应、税费的减免等等一揽子。

  四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给予建设和运营补助,对护理型(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的建设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提高20%,这一条规定也是支撑“十三五”末,我们将达到的护理型床位,要达到50%的占比,也就是说从现在的20%,不到20%要提升到50%。对养老机构实施星级管理,并按等级给予相应的一次性奖补。

  五是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力度。设立市级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养老产业。政府出资建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要优先为养老机构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六是强化监管和宣传。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健全养老服务行业准入、退出、监管机制;强化安全管理。大力宣传健康养老理念和养老服务政策,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意见》的主要亮点

  (一)明确提出政府要坚持保障基本养老服务。

  《意见》强调要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发展"基本原则,促进政府保障性养老、社会基本养老和产业化养老协调发展,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当然提出了对于困难的群体,需要建立补贴制度,分类的补贴制度来确保困难的群体,经济困难的群体也能够享受到基本养老服务。

  (二)把社区居家养老摆到更加突出位置

  《意见》在总提思路和目标中提出,在发展重点由优先发展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转变;同时明确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五大功能,规划建设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任务和措施。

  (三)医养结合成为发展方向

  《意见》提出,以服务失能、高龄老人为重点,大力发展养护型、护理型和临终关怀型养老机构。到2020年,护理型床位比例要达到50%以上。

  (四)养老联合体建设成为推动养老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意见》提出,要发展养老集团、建设一批养老度假村、规划建设国家级生态健康养老产业园区、建设老年社区,有利于整合养老机构、社区居家服务组织以及房地产、医疗、保险、旅游、教育等资源,推动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形成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经济效益显著的产业集群,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多样化就是说兜得住底线的服务,保基本养老的服务,还有一块就是高端的商业领域的一些养老服务。

  (五)开创性建立养老服务队伍激励机制

  养老服务的队伍建设的现状,是我们的短板之一,也是全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所以养老服务人员招不进、留不住、专业素质低等问题,制约着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意见》提出,组织开展"青岛敬老使者"考评活动、建立护理员入职年限补贴制度和岗位职业资格津贴制度,同时实施住房和落户优惠政策,是我市首次系统建立养老服务队伍激励机制。通过培树"敬老使者",引导护理员创先争优,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提高护理员生活待遇,引导他们安心工作、提高专业素质,促进养老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

  (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政策更加优惠

  发展养老服务业,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参资入股、收购、委托管理、公建民营等方式,建设、管理和运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社会力量(含外资)兴办养老服务机构与公办养老服务机构享受同等扶持政策。设立市级养老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发展养老产业。允许非企业类养老社会服务机构出资者按照有关规定提取盈余收益。支持慈善公益组织参与养老服务业。种种优惠,对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释放了更多的利好消息。

  (七)行业管理更加规范

  养老服务管理和质量的提升,始终是养老服务永恒主题和核心内容。《意见》提出,完善养老服务业地方标准体系,建立全市统一的评估标准体系和组织体系平台,建立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和养老服务质量评估制度,推行养老服务第三方评估和绩效考核,形成政府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管体系,来不断提升养老行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切实抓好《意见》的贯彻落实

  一是加大《意见》宣传力度。

  二是制定《意见》实施细则。

  三是加大政策落实的督查。

  四是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这是意见的主要方面,今天我就介绍到这里,也感谢主持人、外宣办、新闻媒体以及在座的朋友,长期以来对民政工作、对养老工作给予的热心和积极的支持,整个“十二五”时期养老服务成为我们应对老龄化的重要的战略,放在一个非常突出的位置。民政会同有关部门也在抢抓机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刚才跟苏主任也交流了思想,我们养老的政策的出台,一是制订政策,二是宣传政策,三是落实政策。实际上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政策已经制订出台了,需要在座的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记者们多加宣传,今天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这个政策能够广泛的让社会特别是老年朋友们能够知道,全社会来关心、支持老龄事业的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在此我也代表市民政局、市老龄办向各位媒体朋友们对于我们的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谢谢!

  提问:领导你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有一个问题请教一下各位领导,青岛市养老服务业,目前发展的基本情况怎样?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谢谢。

  张中东:你好,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非常好,我知道她是专门跑养老的,对养老非常熟悉,很愿意回答你这个问题。

  咱们当前青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应该说到了历史上非常好的一个时期,首先咱们市委市政府是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我想当前我们在养老方面的政策体系是越来越完善,想从立法层面,咱们出台了养老服务的促进条例,从政策层面,咱们今天发布的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是第三个,咱们已经连续出了三个意见,一个意见比一个意见好,从标准建设层面,这两年我们结合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结合市政府出台的养老意见,制订了很多的标准,像居家养老服务的标准,社区建设的标准,还有机构养老的服务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了养老服务行业的服务水平,在监督层面,我们也出台了一些评估的办法,入驻公办养老机构的办法,引入了第三方对养老行业的监督,所以咱们的政策体系是越来越完善。

  第二,在资金支付体系,因为老年人养老需要钱,在这方面也重点研究解决,解决老年人支付能力的问题。像咱们60岁以上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刚刚实施,为老年人发生意外伤害,带来资金困难方面的问题,通过商业保险的渠道来给他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

  还有咱们前两年实施的入驻机构的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由财政拿钱补贴,保险,每个人每年150元,咱们财政补贴120元,效果非常好。

  还有一个就是相对铺会的政策,咱们实行了好多年,80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补助,尽管这个钱数量不是很多,但是为老年人的健康也提供了一些保障。

  第三就是资金方面解决的问题,入驻养老机构青岛户籍的困难老人,按照当地养老机构普惠价格的80%给予补贴,也减轻了老年人入驻养老机构的负担。

  还有一个就是青岛在全国比较领先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的问题。这个大大缓解了老年人医疗治疗方面的压力,也为养老机构发展解决了一些困难,这是在支付体系方面我们做的一些事情。

  还有就是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我们是逐步的完善,像在居家养老方面,我们刚刚曹局长介绍的时候,我们全部实现了对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的全覆盖,全市城乡是7788名失能和半失能的三无、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老人,全部享受到了居家养老的服务,同时在这方面我们着力发展社会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到现在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达到了82家,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服务员达到了2633名,在社区养老方面,到今年的11月份,咱们全市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是1336个,覆盖了100%的城市社区和72%的农村社区,在日间照料中心当中,也拓展了功能,因为这两年咱们每年都把养老的项目做成市政府的实事,推动的非常好,包含我们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养老大食堂,开展为社区老人服务的项目,到现在有助老食堂的是249个。

  我们去年政府实事是推动日间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的问题,政府和居委会脱离出来,由社会组织来承接,现在是达到了256个。日均服务社区老人是3万多人,社区助老大食堂的功能可以惠及到7800多人。

  在机构方面,我们现在全市的养老机构是241家,养老的总床位数是6.39万,咱们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是39.6张,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当中排名第四位。

  当前民办养老机构211家,公办养老机构20家。在养老机构当中,我们也开展了星级评定,为了提高养老机构的建设水平、服务水平和为老人的保障的水平开展了星级评定,制订了星级评定标准,到目前为止2-5星级的养老机构达到了51家,在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标准方面也近了一步。

  说实在的青岛市的养老在三个体系方面,进一步的完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像咱们与各级的政策要求,与我们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还有群众的需求以及我们所从事养老工作民政系统对工作目标的追求,这个差距还比较大,刚才曹局长也给大家介绍了,比如说我们离发达国家的养老水平差距还很大,离先进地区的养老水平差距也很大,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老人的需求也是在逐步的提高,也想着花钱少,住条件比较好的这些养老机构,得到比较好的养老服务,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社会矛盾,我们也是着力动脑筋,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当前尽管是我们的政策体系也不错,但是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在里面,我们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也不尽完善,不能达到所有老人的满意,所以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继续的努力。

  不知道回答你能不能满意?谢谢你的提问。

  提问:您好,我是大众日报的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咱们的意见当中,发展重点由优先发展机构养老向社区居家养老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出于何种考虑?第二个问题,意见提出要探索建老年人长期建立保险制度,这个制度相较于之前实施的长期医疗保险制度,对于老人来说享受什么样的便利?有没有推进的时间表?谢谢。

  张中东:非常感谢你。你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切中要害,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为什么咱们要从机构养老到居家养老转变?因为前两年咱们在养老床位建设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也非常的重视。像政府为主投入和社会主体投入在机构床位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很多,按照9073和9064的养老方式,90%左右的老人是在家里面养老,6%要享受到社区服务,有4%或者是3%左右的老人要到机构里面去养老,按照当前咱们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从理论上来讲,应该是能够住满,但是现在咱们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并不是很高,这是什么原因?按我的分析应该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与当前我们传统的观念有关系,很多人都希望在家里面和家人一起养老,不愿意到机构里面去,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电视剧,在青岛拍的,叫《活法》,他家的一个老人送到一个养老机构里面,妈妈把他姥爷送到了养老机构里面去,他从国外回来就非常的不理解,就指着他妈妈问,你为什么要把我姥爷送到养老机构里面去?你这么有钱,不能雇个保姆在家里面养老?他妈妈说送到养老机构里面去,非常的专业,有专人照顾,其实电视剧的情节是为了解脱自己的负担,但是女儿的观念是传统的思想和观念,家里面本身条件很好,送到机构里面去不如在家里面好,更重要一点,老人需要一个精神慰藉的问题,老人养老对医疗的依赖、生活照料的依赖,还有精神慰藉的需求,这个挺重要的。

  当前,我们机构养老保障的重点刚才曹局长介绍的也非常清楚,咱们目标就是把已建成的机构养老的床位进行护理型创卫的改造,满足这些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入住机构的需要,机构的床位谁最需要?健康老人的需求不如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需求更强烈,咱们现在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也有8-9万人,床位数按照这个数量,满足这个群体的需求的话,也应该住满,所以说大部分老年人在家里面,当前我们这个政策的目的,也不是说非要从机构养老转到居家养老,这两方面都从不同的侧面都应该重视,利用不同的方式为全体老人提供好服务,这是我们的目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涉及到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和照护保险的问题,长期医疗护理保险是青岛的一个特色,最早在全国开展了这项保险服务,也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医疗护理保险是针对有疾病加入社会保险的老人所享受到的一种保险,这个长期照护保险也是当前中央所提出的这么一个课题,我们也是经过研究和探索,前期曹局长带领一个团队包括高校的一些著名的教授和全国致力于研究这方面问题的一些专家,一起也把这个课题也做成了,获得了民政部的二等奖,把我们的理念也提出来了,这个照护保险是针对老年人养老生活照料方面的一种保险支付,和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还是有区别的,这个就是范围更大,条件能更低一些,不是说非要有重度的疾病要加入社会保险,将来一个是社会保险,还有一个就是商业保险,整合这些保险资源,把这个事情做成,我想文件出了以后,我们奔着这个方向去努力,争取在短时间之内能够开展试点,能够尽快的见效,因为这两年“十三五”完成的一个关键的阶段,咱们这个文件实施的这三年的时间应该是关键的时间,所以这件事情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在做,希望能尽快的见效,谢谢你的提问。

  曹勇:这个提的很好,就是说过去我们是很重视机构养老,为什么过去重视机构养老,现在重视居家养老?实际上最早这个养老,机构养老是从很少的少数人做起的,也就是说一些经济条件很困难的群体,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由于各种原因,老人自己无一无靠,政府实行兜底的政策,政府建立机构,比如农村幸福院、社会福利院等等把老人养起来,这是机构养老。逐步养老的面在扩大,资源的投入在增加,扩大到了社会的全领域。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160万的老人,他们根本的需求在在家还是在机构?绝大多数的需求是居家养老,就近社区养老,他不愿意离开他的家、他的环境,街坊邻居等等,这是一个最大的需求,我们讲的9064就是90%的老年人是居家养老,当然还有一部分老人居家养老出现了问题,比如我们说中重度失能老人,如果一个家庭有这么一位老人出现了这种情况,确确实实以前子女多,但是有的上班,有的还有自己的小家庭,来照顾,应该说也很难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这部分老人,也就是中重度以上失能的老人在家养老或者是我刚刚说到的一些高龄的老人,生活能力很弱,独立的在家养老可能就会存在问题。当然家里经济条件宽裕,可以请一个人来,这也是可以的,但是有相当的一部分人就需要住在养老院里来进行养老,进行护理,就是照护,失能老人的照护。

  这个问题应该讲,所以说我们是从过去的重机构养老,因为一直从机构养老演变过来的,所以更加突出的是社区居家养老,怎么样把社会的更多的资源通过互联网、通过养老信息化平台来导入到家庭和社区,给老人提供更便捷的养老的五大功能的服务,这是需要加快推进的,当然是养老的重点的重点,因为解决的是绝大多数人的养老需求,这是一个转变。

  现在机构养老我们定位的是主要的群体也是这次意见当中非常明确的,是失能老人,特别是中度以上失能老人和不便在家养老的高龄老人,当然还有政府需要兜底的一些困难的居家养老确实有问题的,包括一些残疾人等等。

  那么,这个机构养老应该讲,我们知道,我们目前有6.3万张床位,最新的统计数,6.3万多张,到今年年底的数,有1万左右是护理型的床位,护理型的床位少,青岛有多少失能老人呢?全国有一个初步的统计数,我们去年在李沧区做了大规模的入户调查,这个数是6%左右失能老人,按照这个数来算,青岛市大概就有8-10万,甚至10多的失能老人,我们现在床位数是6.3万张。如果这里面有一半的老年人或者是接近一半的老年人入住的话,我们现在最少也得有4-5万张床,但是我们现在只有1万左右,所以我们现实的情况是有许多失能的老人可以住养老机构的没有住进来,在家里居家养老,这里面问题是不少的,为什么预测潜在的需求,床位应该是很大的,但是实际需求和潜在需求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们也认真分析了,这里面需要建立一个保障的机制,一个保险的机制,来为这些老人做个支撑,也就是说像看病一样,有了保险,刚性的需求就会释放出来,所以需要建立一个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刚刚也谈到了,目前青岛市老年人长期的医疗照护保险,解决了医疗的很多的问题,但是老年人在养老院特别是失能老人中重度失能老人在养老院,不仅仅医疗需要有支撑,基本的生活照护比如说定期翻床、饮食、起居、活动等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劳务性的服务,人员密集性的专业化的服务。那么需要有保险在作为支撑,所以这个问题提的好,我想保险制度我们明年要认真的在原来的基础上,要认真的研究,怎么解决?现在世界范围内有两种解决的办法,一种是国家福利体系,以英国为代表的一些欧洲的福利体系评估一下,如果老人失能了,一评估是一个中重度失能,叫做自理能力评估,如果符合条件,再评估收入情况,收入情况一评估,需要政府拿钱,进住政府性的养老院进行机构养老。还有一种就是还有许多国家,比如我们周边一些国家建立起来的长期照护保险,也就是说政府支持一块,其他方面支持一块,个人再支持一块,建立一个保险制度,老人一旦有需要,这个保险就会起作用,来减轻他们的养老的负担,大致上有这么两个机制,我就解释到这里,谢谢。

  提问:我想问领导两个问题,一个就是咱们今年把社区和居家养老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居家养老,老年人最需要的就是一日三餐家政服务和生活用品的购置、送医就诊的服务,这些将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再一个就是今年我们建设了30家社区小型养老机构,明年或者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建设多少?什么时候能够实现每个社区全覆盖?谢谢。

  张中东:谢谢赵主任的提问,您对养老也是非常熟的。

  社区居家养老,刚才曹局长也给大家介绍的非常透彻,咱们大多数老人是在家里面享受养老服务,这两年咱们对居家养老的重视是落实在行动上,像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现在80多家,都上门开展为老人服务。然后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在功能上有所拓展,像活动场所包括社区服务中心的医养结合、上门的医疗服务,还有助餐服务大食堂,解决了吃饭的问题,老人做饭的问题,所以这些这两年推动的都非常的理想。

  像咱们社会组织,包括养老机构,具备这个条件的都延伸到家庭服务,利用现有的资源把他们的服务资源延伸到居家养老到老人的家庭里面去。

  咱们去年搞的这些小型养老机构,咱们当时设定的条件和对小型养老机构的要求也是具备三个功能,一个就是机构养老的功能,要有床位,老人可以短期入住和长期入住都可以。第二就是社区服务的功能,可以在这个地方活动,白天在里面活动,晚上可以回家。第三就是上门服务的功能,发挥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功能,咱们对这些小型养老机构同时也享受政府政策的三种补贴,像养老机构的床位补贴、运营补贴,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补贴,还有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补贴,如果这三项功能发挥到位的话,这三种补贴都可以拿到,为什么前两年咱们青岛对小型的养老机构当时批的还不是很多,后来国务院出了35号文件以后,我们想如何让小型养老机构可以生存下去给老人提供更多的服务,原来按照这个成本核算,30张床位以上的养老机构住满了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的问题,10张床位左右要生存下去就比较困难,因为费用开支也是比较大,但是我们采取了这个措施以后,大家活动开展的非常好,而且对养老机构的发展有好处,对老人所需求的一些服务也都能够满足,所以现在有好多的养老院也设立一些分支机构开展社区服务,同时也兼顾居家服务。

  我们去年政府实事是30家小型养老机构,这个政府实事做的非常扎实,都已经完成了,也都已经实现了应有的功能,我们今年政府实事所确定的是10家阿尔兹海默症养老机构和养老社区,因为咱们今年是开展了和英国政府的一个合作项目,针对阿尔兹海默症进行调查评估,我们针对这个项目也开展10家小型的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友好社区的建设,现在正在推进当中,我想赵主任提的这个问题,他对这个事情也关注,而且也肯定是做过调研、思考,也希望在我们工作开展过程当中也给我们提一些好的意见,谢谢你。

  提问:我是半岛都市报社的记者,我叫李丰(音),咱们今天的意见对行业的发展和推动作用意义在什么地方?意义在哪?

  张中东:这个意见,刚才曹局长非常全面的给大家做了介绍,作为我们的理解,和前几个意见相对比的话,新出台的意见内容更加的全面,然后方向更加的明确,任务也更加的清晰,重点更加的突出,保障有力,监督严格。原来出台的意见后来专门再出一个分工表,这个就是每一条后面,每个部分责任落实的非常清楚,这个意见制订的背景,充分考虑了群众的需求和当前青岛养老事业发展的现状,也借鉴了外地的经验和国外的经验,刚才重点问题、亮点问题和关键的转变,曹局长也做了专门的介绍。

  我想意见的实施,首先对养老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导向作用,然后对我们整个养老业的整合会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对当前养老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规范作用。这是“十三五”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应该说把这个意见实施好的话,有利于落实我们养老条例所提出的一些相关的问题,有利于落实我们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包括我们昨天各大媒体发布的民政工作的“十三五”规划,还有我们前两年制订的养老服务设施的规划。

  我想到2020年的时候,这个意见执行的过程当中,最后这个阶段应该说青岛的养老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

  曹勇:这个意见应该讲非常的全面,重新梳理了我们以往的一些制度、政策的安排,进一步明确了我们的原则是什么?我们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比如明确的提出保基本,这个基本就是人人享有的基本养老服务,这是每一个青岛市的公民应该有的基本养老权利。

  兜底线,指的是困难的一些群体,怎么样“兜”?促发展,就是让养老能够满足不同老人的个性化的需求,提出了新的一些发展的空间。

  围绕着这三部分,对于需方来说,我们围绕这三部分,有不同的政策,对于兜底线,政府应该发挥作用,对于保基本,是政府和社会应该怎么样发挥作用?应该有哪些政策和优惠政策支持?对于促发展,养老的产业发展,那么主要的政府的作用是撬动这个市场,让市场、产业发展,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除了这需方的三个政策以外,对于短板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强的一些针对性,比如刚刚中东谈到的养老的工作,服务人员、护理员的一些激励政策,一些优惠的政策,这些是需要政府财政体系来支撑的,那么都有很明确的一些意见,当然还有医养结合的一些进一步的拓展,相信应该这个意见对于养老的服务业的发展和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结构性的优化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当然最大的利好是什么呢?就是落脚在对广大的160多万老年人的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上。

  主持人:谢谢曹局长、谢谢张局长,今天的发布会曹局长亲自来发布会发展,张局长一一回答记者的提问,说明对养老服务的政策重视的程度,我们媒体朋友今天的提问也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大家也是非常关心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进行了深刻的讨论,我感觉养老这件事情,是有一个发展的时间,政府对养老工作的重视,应该说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策的法规法律也是越来越趋向于完善,希望媒体朋友们今天发布会的报道,能够以解读政策为准,首先大家掌握政策,有不明白的及时跟民政局有关部门联系,我们自己把它把握透了,然后向百姓们进行解读,目的就是让百姓能够了解政府的作为,希望可以给百姓带来优惠条件,在今年的上半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来到青岛对李沧、城阳区的养老进行了专题采访,做了30分钟一集的记录篇,题目就是《这里的养老有新招》在7.13号黄金时段首播,青岛的养老工作也是在中央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希望我们当地的媒体能够正面全面的宣传政策,全面的宣传青岛市在养老方面做的工作,让百姓放心,让百姓能够在幸福宜居的城市里舒心的生活。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