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年6月4日
地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
翟滨: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主要想通报一下我市2014年小餐饮专项整治情况以及我市最近出台的小餐饮监督管理办法。今天我们邀请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处刘凯处长。下面,首先请刘处长通报一下小餐饮单位的监督管理情况。
刘凯: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上午好。
长期存在的无证小餐饮单位,因其点多、面广、量大、管理难,一直是我市也是全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虽经多次整治,但效果不明显,反弹较快。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无证小餐饮单位1万余家,以小型餐馆和小吃店居多。这些大量存在的小餐饮单位在方便群众生活、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因其硬件设施差、管理水平低,给食品安全带来了不少的风险和隐患。由于小餐饮经营者多为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且点多面广量大,全部取缔将带来社会不稳定因素,也会给周边群众生活带来不便,全部取缔不太现实。
为有效解决小餐饮单位无证经营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提升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有效保障市民餐饮消费安全,近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小餐饮单位监管工作的意见》,坚持疏堵结合、多措并举,全面开展小餐饮单位整顿治理。
一、整治的重点
本次整治的重点是符合餐饮服务“即时制作、即时消费”的基本特征,加工经营场所使用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或就餐座位在30座以下)、未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的餐馆(含农家乐)、小吃店、饮品店等小餐饮单位。
二、整治的目标
用两年的时间,解决小餐饮单位持证经营问题。今年6月底前,各区、市小餐饮单位整体持证率要达到80%,年底前要达到85%,2015年6月底要达到90%。到2015年年底,实现全市小餐饮单位“依法经营、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制度完善、安全保障”的总体目标。
三、整治的原则
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餐饮服务提供者为第一责任人”的总体要求,遵循“规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原则,坚持疏堵结合、综合治理,切实加强小因单位监管工作。对符合整治标准的给予发证,不符合的一律限期整改,并积极给予帮扶指导,整改未达要求的一律取缔。
四、整治的主要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我市餐饮业现状,小餐饮单位从事食品经营不得低于以下标准:
(恩一)经营场所。小餐饮经营者应有经营场所有效产权证明,以未取得房屋产权证的房屋作为经营场所的,可以凭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园区管委会、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住所使用证明办理注册登记。
(二)食品处理区面积。小餐饮单位食品处理区面积应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并能够满足食品安全的需要;一般不得小于8平方米,小吃店、单一品种餐馆不小于6恩平,小型饮品店不得小于4平方米。
(三)餐饮器具消毒。小餐饮单位应配备能正常运转的清洗、消毒、保洁设备设施,食品处理区至少设置1个用于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产品清洗水池或设施应单独设置。
(四)食品贮藏。小餐饮单位应设有冷藏、冷冻柜。
(五)符合与其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的其他要求。
五、整治的要求
一是落实责任,属地管理。小餐饮单位监管工作实行属地化管理,由各区、市政府负总责。各区、市政府要切实加强领导,细化小餐饮单位整治工作方案,明确责任分工,落实监管措施,提升餐饮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全面摸底,掌握实情。充分发挥全市136个镇(街道办事处)食品药品监管所的作用,开展为期1个月的小餐饮单位调查摸底工作,按照条块结合、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对全市范围包括鲜奶吧在内的所有小餐饮单位进行梳理、登记,全面摸清小餐饮单位的名称、地址、业主、主要经营项目、规模、从业人员培训情况、健康查体情况、未办证原因等基本信息,并依据摸底情况进行分类统计。
三是明确标准,积极发证。本着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根据新出台的《青岛市小餐饮单位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标准及程序》,规范引导,积极发证。对符合最新核查标准的,给予发证;对尚不符合标准,但确系群众生活需要的,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并积极给予指导,帮助其改善经营条件,提高管理水平,依法申领《餐饮服务许可证》;对不按要求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能达到食品安全基本保障要求的,坚决取缔。
四是堵疏结合,综合治理。探索疏堵结合、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措施,正确处理小餐饮单位整顿规范与创业就业、便民利民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不搞一刀切,既要关停取缔一批确实达不到发证条件的无证照餐饮单位,又要整改帮扶一批小餐饮单位达到规范要求,促进社会就业,方便群众生活。同时,采取强有力措施,在积极消化现有无证单位的基础上,确保不再新增无证单位。
五是多方配合,加强协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环保等职能部门要加强配合,建立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实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严格做好审核发证工作,加大监督抽检频率和密度,强化日常监管;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做好餐饮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登记注册工作;城市管理、环保等部门要按照法定职责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谢谢大家。
翟滨:下面是提问环节,大家可以就今天发布会的主题和刘处长发布的内容进行提问。
记者:刘处长您好,我是中国山东网的记者。在“整治的目标”里面第一条写到“今天6月底前,各区、市小餐饮单位整体持证率要达到80%”,请问现在的持证率是多少,因为距离6月底还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这个要求能不能达到?
刘凯:从2010年承接职能以后,我们始终把小餐饮单位的整治和规范作为监管工作的重点,我们一直在规范小餐饮行为,现在小餐饮单位的持证率在50%左右,这项工作从4月份已经开始部署,按照工作计划,到年底能够达到我们设定的要求。
谢谢。
记者:刘处长,我是青岛电视台记者。您这儿提到了“取缔”,但是没有提到取缔时间,这个时间是6月之后还是两年之后?
刘凯:因为小餐饮的经营状况比较复杂,在整顿过程中是一边整顿一边规范,总的目标是两年之内青岛市小餐饮单位持证率达到90%以上。这项工作按照辖区负责、部门监管,按照标准逐步入门入户逐户规范,因为小餐饮单位具有分散性和季节性,特别是青岛市属于旅游城市,旅游季节小餐饮出来得比较多,淡季时比较少。我们就要充分发挥基层单位的监管作用,发现起查处一起。
记者:您好,我想问一下,在去年十大市民最关注的食品抽检的时候,当时特别抽检了鲜奶吧,大概有四五家都是不合格的。针对这一批不合格的鲜奶吧,下一步会怎样监管?发布稿当中提到小餐饮单位的摸底特别强调了鲜奶吧,那去年的这部分鲜奶吧都是由哪些部门监管?现在划到了食药部门,在哪些方面的监管力度会进一步加强,以便更好地管理它们?谢谢。
刘凯:简单介绍一下情况。我们也制定了关于鲜奶吧规范整顿的具体办法意见,下一步我们也将进行发布。总体上,鲜奶吧是一种没有法律明确规定的一种新业态,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新职能调整以后,鲜奶吧作为食品经营的一种方式,是我们监管的责任。现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统一对它进行监管。
翟滨:刚才刘凯处长说了,关于鲜奶吧,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还会安排专题发布会就鲜奶吧的问题向大家进行介绍和通报。
还有什么问题?
记者:刘处长您好,我是青岛电视台《生活在线》的记者,今天咱们的发布会所说的整治行动,您主要关注的是有固定经营场所的餐饮和经营者,但是还有很多没有固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比如每天晚上出来的野烧烤、野馄饨,比如学校周边出现的流动摊贩,对他们有没有整治行动呢?
刘凯:按照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餐饮服务的经营必须在室内经营。按照食品安全法监管和职能分工,属于室外经营和占路经营的,由城管部门负责管理和取缔。前段时间,相关部门已经提出了加强青岛市室外经营餐饮食品的管理办法,这个办法相关部门正在征求意见和修改过程中,室外经营牵涉到很多部门。我们的职责是加强在室内食品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对于你的问题,可以多关注一下青岛市加强室外经营餐饮食品管理办法的内容。
记者:可不可以理解为从室外走向室内,这是一个趋势?
刘凯:按照国家标准,从室外走向室内是一个安全保障水平提升的过程。
翟滨:看大家还有没有问题?提示一下,这次小餐饮单位的专项整治,依据的问题主要是《关于加强小餐饮单位监管工作的意见》,大家手中的材料也有“整治的主要标准”,这是根据我市实际制定的标准,我们跟食药局沟通了解,目前在全国对小餐饮还没有整治标准,所以我市制定了现场核查、依据标准等。
记者:目前省内其它城市有针对无证小餐饮单位整治的措施吗?青岛市是首家吗?
刘凯:目前山东省内还没有像青岛这样的整治和管理办法,小餐饮单位的存在有它的历史性、普遍性,很复杂。一个是小餐饮单位不是现在才产生的,它的存在有几十年了。第二个,小餐饮单位不光是在青岛,在全省全国都是普遍性的,它的监管也是很重要的。食药局从2010年承担这个职责以来,始终把它作为重点规范整治,包括这次结合小餐饮经营的实际情况起草的办法,也是监管部门在方便群众、增加就业的基础上,为社会公众和从业人员提供放心安全的餐饮食品。
记者:刘处长您好,我是青岛新闻网的记者。有个小问题,里面有一些硬性处罚,比如“取缔”什么的,有没有经济方面的处罚?如果是经济方面的处罚,它的最高限度能达到多少?或者是其它方面的处罚,除了经济处罚、取缔,有没有给他们知识课方面的培训?
刘凯:谢谢。你说的这个意思就是整治过程中有什么措施,怎么处理这些无证经营的小餐饮单位。刚才说了,小餐饮单位有它的分散性、季节性,不是集中的。经营分布比较分散,经营季节性强,这是餐饮的特点,在旅游淡季,小餐饮经营数是比较少的。对于目前的现状,下一步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大宣传,通过宣传使每位从业人员清楚和明白餐饮服务、餐饮经营是国家特殊许可的行业,从事餐饮服务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按照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为社会提供安全的食品,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第二个是加强培训,通过发挥基层监管组织的作用入门、入户,在逐家调查摸底的基础上进行培训,提高他们食品安全的知识和食品经营管理的水平。第三是规范,通过许可、检查规范经营行为,使他们在食品采购、食品储存包括人员管理等方面,按照国家的标准规范去做,防范可能的食品安全隐患。
记者:我想问的是经济方面的处罚?第二个是截止到目前,全市公有无证小餐饮单位1万多家,今年到6月份一共查处了多少无证小餐饮单位?是不是一万多家都处罚了,还是一部分?
刘凯:这个数是在前期监管基础上进行摸底的不完全统计数量,刚才也讲了,小餐饮具有季节性经营特点,流动性比较强,从各个城市讲,很难有一个具体的数据。现在我们正在进行计策摸底,只能是阶段性摸底进行统计。对小餐饮监管还是按照规范和淘汰的措施,不是处罚。小餐饮单位原来是处于无序状态,没有纳入到管理,牵涉到工商行政管理、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管理、消防等部门,我们想从出台的标准、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纳入到规范管理当中,培训监督检查,从自身经营上保证食品安全。
记者:刘处长您好,我是香港文汇报记者。关于本次大力整治无证餐饮单位,会让大批失业人员面临再次失业,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和有关部门如何应对?
刘凯:我感觉你说的这个问题不会存在。我们这次整治不是简单取缔,刚才也说了,我们整治的特点就是制定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小餐饮行业自身存在的经营状况,经营的地址、食品处理的面积、餐饮器具的消毒加工、食品储存等关键环节进行明确,通过这个标准对现有小餐饮单位进行规范,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水平进行提升。
谢谢。
翟滨:时间关系,提问到此为止。小餐饮单位的治理是全国治理的普遍性问题,也是老大难问题。青岛市食药局探索推出了符合青岛实际的标准体系,从而把小餐饮单位纳入规范化管理,形象地说是给小餐饮单位上了“户口”。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在小餐饮单位整治治理过程中,和食药局积极联系沟通,有问题可以在会后跟刘处长联系。
本此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