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青岛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直播项目:2013青岛卫生事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主持人: 王振东 
发布人: 魏仁敏
时 间: 2013年12月11日 10:00
地 点: 国际新闻中心三楼
执行团队
监 制:何敬君
策 划:颜 涛
主 编:韩丽楠
采编群:徐颐霖
技 术:付红岗

文字实录

  “提升医疗卫生整体水平惠及全市人民群众”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3年12月11日

  地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

  王振东: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请来了市卫生局魏仁敏副局长,请他就2013年青岛市卫生事业发展的情况做一下发布。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卫生局有关处室的负责人,可以一同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魏局长发布情况。

  魏仁敏:各位媒体的记者朋友们下午好,在这里我首先代表青岛市卫生局对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我市卫生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对市卫生局各项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今年以来,全市卫生工作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导向,以实现“病有良医”为目标,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引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施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水平“双提升工程”,医疗卫生整体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方便程度和就医感受得到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0.71岁,孕产妇死亡率为2.88/10万,婴儿死亡率为3.2‰(这三项指标是国际上评价健康的一个公用指标),主要健康指标继续处于全国前列,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全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4706万人次、住院12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8.2%、9.7%。特别在“11·22”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中,集中全市医疗救治工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省市领导对医疗救治工作给予高度评价。现将截止到11月底有关情况通报如下(刚才主持人说了,涉及到2013年全部工作,内容比较多、覆盖面比较广,所以我们也特别安排了主要业务处室的处长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并解答记者提问):

  一、以巩固医改成果为契机,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

  一是农村医疗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参合农民430万人,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02元,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75.53%(全市平均水平),门诊补偿比58.02%;重大疾病保障病种由2012年的9类扩大到20类;新农合重大疾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在新农合的基础上又提高6个百分点,年度支付限额20万元,为5350名参合居民补偿大病保险资金379万元。全市共为990万人次参合居民报销医疗费用近14亿元,农民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

  二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巩固完善。全市政府办基层医疗机构共采购基本药物3.16亿元,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采购基本药物10.82亿元,节省资金1.08亿元,全市公立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累计为群众减轻用药负担2.22亿元。崂山区、李沧区19家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提高了基本药物服务覆盖面。

  三是公共卫生服务日趋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人均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到35元,进一步扩大了慢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规范化管理范围,增加精神病人健康查体项目,新增中医体质辨识服务项目,由政府买单,作为一项免费项目向市民提供。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20万份,广大市民获得更加细致有效的健康管理。重大公共卫生和新增民生项目深入实施,为老年人、孕产妇、儿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提供健康服务近200万人, 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率达70%,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0%,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14.5万人,孕产妇产前筛查6.3万人,新生儿疾病筛查7.1万人;为7万名适龄学生进行了口腔疾病预防;新增2个急救站和1个急救转运站,提高了院前急救服务能力;完成出生缺陷监测8.43万例,对3229名患病孕产妇(包括乙肝、梅毒、艾滋病等)进行了母婴阻断干预治疗,为17万名在园儿童健康体检。

  四是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妥推进。按照全省统一部署,今年2月1日,在黄岛区(原胶南市)、即墨市8家政府举办的公立医院启动了以“取消药品加成”为关键环节的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通过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支付制度、人事分配改革等改革措施,试点区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现象得到遏制,2-11月份,试点医院药占比下降5.5%,门诊患者次均费用下降8%,医药总费用同比增幅减少12%,为群众节省医药费用1.5亿元,试点区市人民群众初步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实惠。

  二、大力实施“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提升工程”,积极创建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机构

  一是严格医疗质量管理。全面启动“质量与安全评价”为主要内容的医院等级评审工作,全面加强医疗机构的巡查力度,重点加大重点专科的检查强度,突出做好医务人员的质量培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年内进行各种督导检查30余次,培训各级各类医务人员5000余人次,规范化诊所达标率95%以上,3.8万余例病种纳入临床路径管理。

  二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加强重点专科建设,申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9项、省临床重点专科21项。启动“青岛卫生英才工程”,柔性引进3名院士,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38名,招聘博士72名,硕士677名,建立2个院士工作站。派出37名临床专业技术骨干和卫生管理干部赴国外培训,培训乡村医生、全科医生等基层卫生人员8600余人,505人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

  三是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综合医院建设39个国医馆,为群众提供中医药服务;新增设5家民营中医院,设置床位数598张,使民营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中医医院总床位数的28%。加强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和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3所中医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青岛市中医医院护理学获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开展各层级的名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培养了71名学术继承人、166名养生保健指导医师。

  四是全力推进健康促进行动。全市传染病发病较去年下降5.2%,居全国副省级城市最低水平;建成47家温馨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完成疫苗接种190万人次,没有出现任何差错,也没有出现大的接种异常的反应,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达99%;出动急救车4万余次,救治病人4.2万人次,处置重大突发事件100余起,特别是在“11·22”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中,医疗救治行动迅速,抢救及时,全体医务人员发扬不怕疲劳,持续作战的精神,最大程度地抢救伤病员,有力保障了生命安全。另外,推行慢病双向转诊、信息共享、健康管理一体化综合防治模式,创建5个国家、省级慢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市)。开展健康义诊和健康教育,惠及群众500万人,无害化改厕1万座(主要针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这对控制传染病从源头做起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五是推行便民惠民常态化服务。建立健全各类医疗服务规范化标准,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了延时门诊、无节假日门诊、无障碍门诊、弹性排班和错峰服务,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镇卫生院24小时接诊;建立“青岛网络预约挂号平台”,相继开通了电话预约、网络预约和手机挂号功能,47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实行24小时预约诊疗服务,为6.2万人次患者提供了有效预约服务;全市20家医院设立“服务窗口等待电子叫号”系统,24家医院设置“服务质量电子评价”系统;三级、二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达到100%和85%;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为30余万患者垫付医疗费用达10亿元;探索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全市260家机构实行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服务人口105万人,双向转诊1.8万余人次,方便了群众就医;启动“服务百姓健康”行动,为近6万余名患者免收挂号诊查费33万余元,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六是畅通医患沟通渠道。各医院都开展了与群众“零距离”的听取意见活动,建立主管医生定期回访出院病人制度,完善医院“行政服务查房”和“医患沟通恳谈会”制度,健全畅通群众投诉渠道“全天候、无缝隙”诉求受理机制。(加强卫生行风评价工作,通过行风社会公开电话、医德医风意见箱、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受理群众投诉举报67起、热线问题429件次);对22家医疗机构的群众满意度进行测评,电话回访3410人,发放问卷990份,群众满意度达到96.11%,较去年提升了2个百分点。

  三、稳步推进重点卫生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百万平米”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全市卫生设施开工建设项目62个,新开工建筑面积38.7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7.03万平方米,完成投资13.09亿元,新增医疗床位4000余张,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达5.33张,同比增加8.5%,看病难问题有所缓解。

  一是市级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市第三人民医院迁建、市妇儿医院二期、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院区等市级项目进入内部装修阶段,部分项目近期启用;市立医院东院二期、红岛医院等5个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预计2014年部分项目将开工建设。

  二是区级卫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继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完成全市10余所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改扩建项目。

  三是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和外资发展卫生事业。社会办民营医疗机构开工建设项目20个,累计投资1.45亿元,新增医疗用房6万余平方米。加强与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的招商与合作,积极引进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国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引进内外资4.8亿元,新增10个国内外洽谈合作项目。

  近几年在医疗机构设施方面增长比较快,社会资本也比较活跃。包括像齐鲁医院以及计划当中的其它大型医疗机构,也都考虑落户青岛。这些工作必将进一步为青岛带来更优质的医疗资源,对青岛市的居民来讲在医疗机构的服务提供上有了更多选择。

  大致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王振东:谢谢魏局长的介绍,下面请提问。

  记者:魏局长您好,我是青岛电视台《今日》栏目的记者,大家比较关注的是齐鲁医院的一些进展,请您介绍一下医院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开诊?还有医院的规模以及开诊开展的项目能不能做一个简单介绍?谢谢。

  魏仁敏:齐鲁医院第一期今年底有望投入运行,包括门诊和病房陆续开诊。作为齐鲁医院主要还是综合大型医院,分两期建设,目前在建的和即将投入使用的是第一期,涉及到重点专科在青岛都有所安排。齐鲁医院的综合力量在全省来讲名列前茅,在全国的医疗水平也处在比较领先的地位,特别是一些专科像耳鼻喉科是传统优势,这个学科在全国排在三四名,还是有非常多的优势。第二期建设后,床位规模会有更进一步扩大,现在也在规划和考虑之中,床位数会陆续增加,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规模和区域性医疗中心的地位来考虑,按照原定计划,今年底将会开始试运行。

  记者:一期床位数大概多少?另外确实是本月26日开业吗?

  魏仁敏:详细情况请医政处的吕处长介绍一下。

  吕处长:齐鲁医院一期是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规模设置的,一期1200张床位。它的审批已经审批了,正在等它的流程再造、装修以及仪器调整,我想齐鲁医院正在紧锣密鼓加快进度,至于能否26日开门纳客,得根据整个工程进展来定。

  魏仁敏:在齐鲁医院正式开业之前,我们还会就整个开业的所有准备情况和内容专门向媒体进行通报,届时会联合齐鲁医院一并媒体的所有问题。

  记者:魏局长您好,我是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14年还有什么推进呢?第二个问题,现在很多基层社区卫生站的签约达到饱和,节假日、双休日的休息,有没有考虑方便群众就近就医?第三个问题,全市打算医疗机构统一“一卡通”的信息化问题准备何时解决?

  魏仁敏: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公立医院的改革,面临的任务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扩面,今年2月1日启动的主要是县级医院改革的试点(在胶南和即墨),主要工作是破除“以药养医”为关键环节,带动包括支付方式、医院管理等综合方面的改革,减轻看病就医负担。按照青岛市医改领导小组的要求和计划,2014年将在剩余其它几个县全面进行扩面工作,也就是2014年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实施。第二个是涉及到公立医院的改革,除了县级医院就是城市的公立医院的改革,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医院规模都比较大,医院隶属也比较复杂,有省里的还有青岛市的还有其它性质的,比较复杂规模又比较大,改革难度也比较大,但是在2014年的公立医院改革方面也会做很多安排,因为三中全会提到“要加速公立医院改革的步伐”,具体讲仍然是破除“以药养医”这个关键环节为抓手,带动机制体制的变化。同时,还要建立以符合医院特点的、符合医药卫生服务工作特点的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包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公立医院的改革当中。这些方面国家都有相应要求,我们也会作相应考虑和安排。当然了,这些工作都要逐步去展开。从内部来讲,一直在做的就是不断改善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改善群众看病就医的感受,让看病不再难、不再烦。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基层卫生服务的特点问题。有些机构签约已经饱和,但是服务是不是真正能够让所有签约对象满意,是我们现在着重要考虑的问题。对于社区卫生机构是不是都能够提前开诊、延时关门或者24小时服务,这个要看具体情况,因为医院定位有所区别,有的机构比较小(几个人、十几个人),他们的工作难以满足24小时工作需要,实际上所有基层卫生机构全部24小时也没有必要,因为要根据需求和自己的功能以及主要任务来考虑。当然了,我们也提出了相应要求,在一些合理的布局上,在稍微大的社区中心上,因为镇卫生院已经全部实现了24小时开诊,但是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站因为没有病床、相对规模比较小,将来涉及到合理布点的问题,哪些开诊时间需要延长、哪些正常工作时间可以完成工作任务,因为社区功能定位一个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这是一部分。第二部分就是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不具备医院的全部工作,需要做好结合。当然我们也在推行,就是三级医院和社区的纵向联合,在三中全会当中也有表述“优质资源的纵向流动”,使老百姓在家门口看病就医更方便。

  第三个问题关于“一卡通”,这方面国家又有了新的要求,在原来提到的“健康卡”的基础上又加了“人口信息”。因为这项工作非常复杂,成本也比较高,组织起来比较困难,我们现在做的首先是各个区域、各个单位以方便群众为主要核心的就医的“一卡通”,各个医院现在也在做(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解决眼前排长队、每次排队、重复排队的问题,长远看还是要大力推进“一卡通”,当然这里面涉及到整合的问题,多种卡的整合,需要顶层设计,要从全市的层面进行综合考虑。这项工作一直在筹划之中,我们也希望将来赋予健康卡或市民卡更多功能,为市民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支撑平台,使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

  谢谢。

  记者:魏局长您好,我是青岛财经日报的记者,想问一下妇儿中心一期在服务市民方面有什么成果?二期什么时候使用?

  魏仁敏:妇儿中心涵盖了两家医院,两家医院合并以后服务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原来的空间是非常狭小的,极大地限制了妇儿医疗中心。迁到新址一年多后,首先业务量有了大幅度增加,包括门诊量和床位使用率、手术量都有大幅增加,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使得居民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看病就医有了极大缓解。当然就局部来看,原来是满的,现在还是满的,似乎仍然有一床难求的现象。一个是它的条件改善了,慕名而来的更多了。从服务能力来讲,已经翻了一番还多,对社会来讲有非常大的贡献。它的二期建成后,在学科布局上会变得更加合理,对一些疾病的治疗也会更加有效,同时它的重点学科会得到更大发展。比如说传染病,二期建成后将会有独立的区域,既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同时又避免交叉感染。其它重点学科,比如人工辅助生育技术,也会在二期建设中得到更大发展,这在青岛市也是第一家,二期开展后技术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填补了很多空白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谢谢。

  记者:您好,我是半岛都市报的记者。想问一下红岛医院的具体计划和现在已经实施到什么程度,能否介绍一下

  魏仁敏:红岛医院配合着青岛市总体规划,整个框架已经拉开。红岛作为一个新区,将来有很多项目落地,同时也是作为新的人口导入区,急需增加医疗服务设施。另外,从青岛整个医疗框架来讲,我们在一些板块需要加强。从红岛来看,首先选址已经确定,用地范围和规模也已经确定,先期概念性规划正在进行中,已经向全国著名设计单位发出了邀请进行方案的初步征集,第一轮征集已经结束,现在进入到方案的遴选以及进一步的细化,要根据我们的要求确定未来的发展模式。在新的地址上建立的新医院,必然会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从医院的概念设计上也会更加人性化、更合理、更便捷,期待将来给青岛市特别是红岛周边的百姓提供更好服务。

  记者:具体选址在哪儿?面积是多少?里面会包含哪些医院?

  魏仁敏:里面不是单纯哪个医院的概念,红岛医院本身是一个医疗中心,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初期规划的床位大概1500张,占地规模是500亩,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包括手术中心、检验中心和其它辅助检查,不仅仅满足自己医院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将来的辐射,为周边的医疗机构提供足够支持,这也是三中全会和国务院40号文提出的新要求,这些医院不仅满足自己的需要还需要向社会开放,包括社会资本建设的医院,里面的部分设备可以不用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更大节省社会资源,更多地发挥政府的投资效应。

  会后可以再给一个具体准确的数据。

  王振东: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会场有市卫生局和几位相关处室的负责人都在现场,记者朋友如果对一些问题想做更深入了解,会后可以进行专题采访。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