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振宇: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首先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在这里召开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暨“中国青岛号”大帆船船员招募活动新闻发布会,大家知道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已经两次登陆青岛,2010年该赛事将第三次来到青岛,为了组织好青岛站的有关工作,我们在这里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通报有关情况。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
第11届全运会青岛赛区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2009-2010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组委会副主任,青岛市政府副市长王修林同志;
第11届全运会青岛赛区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青岛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林志伟同志;
青岛市体育局副局长李国利同志;
第11届全运会青岛赛区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市会展办朱悦涛同志;
还有青岛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卜笑华同志。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共有三项内容,一是请王市长发布2009-2010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情况,二是请朱悦涛同志展示“中国青岛号”大帆船的图案,最后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首先请王市长发布青岛站活动以及船员招募的有关情况。
王修林: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9-2010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以及“青岛号”大帆船船员招募情况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克利伯帆船赛青岛站组委会,对新闻媒体的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借此机会向多年来对青岛市帆船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给予大力支持的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航程长达三万四千海里,是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环球航海赛事之一。该赛事由英国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自1996年创立,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共分约七个赛段地全部赛程历时十个月,参赛船只只10艘,每艘船长68英尺。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2009年9月13日从英国亨伯出发,穿越大西洋和太平洋,2010年7月13日回到英国亨伯。
2005-2006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中青岛首次成为赛事登陆城市,“青岛号”作为唯一一条代表中国城市的帆船参加了该项赛事;2007-2008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再次登陆青岛,并有两名中国船员高军、杜飞参加了从新加坡到青岛赛段的比赛。通过克利伯环球帆船赛极大地推介和宣传了中国,宣传了青岛,而在两届克利伯青岛站的活动,协调让广大市民熟悉和喜爱环球帆船赛,成为春节期间的一个亮点。2008年8月12日我市与英国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继续签署了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2009-2010、2011-2012两个赛季的赛事合作协议。2010年2月20日-3月2日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又将第三次登陆青岛,再次停靠奥帆中心。
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英国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组委会主办;09-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组委会、青岛市帆船帆板(艇)运动协会、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青岛城投集团公司共同承办;搜狐网、青岛英派斯集团、青岛风帆国际航海俱乐部协办,中央、省、市新闻媒体全力的支持。克利伯环球帆船队到达青岛站时,正值2010年的春节和元宵佳节期间,届时青岛将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开展各类帆船比赛,组织“走入社区、走入家庭、感受中国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市民与船员互动活动以及民俗体验、文体活动等,充分体现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孔孟之乡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及青岛人民海纳百川、文明好客的精神风貌。
按照我市与英国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签署的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2009-2010赛事合作协议规定,2009-201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将由一条船长68英尺的大帆船冠名“青岛号”参加比赛。5月底,这条全长68英尺的“中国青岛号”大帆船将装饰一新,在英国正式举行下水仪式,关于船体的装饰设计已经确定,今天也是首次面向社会公布。“中国青岛号”大帆船在2009-2010年赛季,将作为一个流动的窗口,在全球13个港口、5大洲全面展示“奥帆城市”——青岛的风采,将青岛推介给全世界。同时青岛拥有2位全程参与比赛的船员名额,经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组委会决定,将面向全国范围招募10名船员,其中参加全程赛事的船员1名,分别参加各赛段比赛的船员7名,侯选船员2名。船员招募工作将于2009年5月中旬-6月上旬在青岛市举行。凡年龄在50岁以下,热爱航海运动具备较强的身体素质,较高的游泳水平;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性格开朗、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较好的英语会话能力的中国公民(男女不限),均可报名参加。报名人员将通过体能、游泳、平衡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英语能力等方面的测试和选拔,在经过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后产生,正式录取的8名船员,组委会将授予“中国青岛号”大帆船形象大使称号并颁发资格证书,代表青岛市参加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
为了加大宣传力度,青岛站组委会与搜狐网达成合作协议,搜狐网将于5月11日正式开通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官方网站,对2009-2010年克利伯环球帆船赛“中国青岛号”大帆船比赛及青岛站活动将给予充分报道。
各位记者朋友们,随着城市形象的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8奥帆赛的成功举办,青岛收获着喜悦、荣誉和成功,向国内外展示了一个更富魅力的新青岛。2009-2010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是继奥帆赛、残奥帆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之后,承接的又一次国际高端大帆船赛事。借助这一赛事,青岛将再次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第三次登陆青岛,相信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们会办的一届比一届好,这也是市政府的要求。筹办工作从今天起正式拉开了帷幕,在此我代表活动组委会要求参加筹备工作的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希望中央、省、市各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对克利伯环球帆船赛青岛站活动和“中国青岛号”大帆船的活动给予高度关注和充分报道。我把这些情况简单介绍给各位记者朋友,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谢谢大家!
吕振宇:下面请朱秘书长展示船体的设计方案。
朱悦涛:给各位记者朋友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本届赛事采用的船体设计和以往两届不同,选用的是一个红色的中国“龙”,“青岛号”,为什么这么做呢?基于了几点考虑。因为现在“帆船之都”的城市形象,青岛“帆船之都”在国际上顶级的几个帆船赛事都以“龙”的形象出现。参加美洲杯的场地赛,中国队注册在青岛城投的国际游艇俱乐部,代表青岛参加的比赛,那时候队的命名叫“龙之队”。第二次亮相就是绿蛟龙的职业赛事,是山东和企业投资的,今年春天大家也看到了,是“龙”的形象。这次克利伯帆船赛事为了延续中国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采用了“龙”的设计。“青岛号”,包括青岛的书法,这是媒体广泛报道的,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了,这已经成为了青岛的书写体。谢谢!
吕振宇:好,刚才王市长就这次环球帆船赛青岛站的有关情况向新闻界的朋友做了一个情况发布,朱悦涛秘书长又把“青岛号”大帆船设计方案做了一个详细的说明。下面欢迎媒体记者就有关的问题提问。
记者:我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我想问一个问题,以前参与克利伯环球帆船赛船员是要有一些费用的,这次有十名队员参赛,参赛费用是怎么样的。谢谢。
林志伟:我次一共招聘10名船员,2名是候补船员。船员在参加选拔过程当中,从报名到参赛是自费,原来是在全国搞五个分点再到青岛选拔,现在改为在全国报名在青岛参赛,凡是报名参赛的选手,差旅费以及所有费用自己出。一旦正式选拔之后,包括出国费用全部由组委会承担。
记者: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青岛号”大帆船作为流动的窗口,要把青岛推向世界,有没有具体的推介计划?比如船员的录像册之类的。
林志伟:克利伯组委会准备5月底在英国搞一个见面会,十条船船员是全球招募的,5月底将把招募的船员分到十条船上去,其中分到青岛船上大约有20多位。5月底我们和城投以及代表组团到英国去,和“青岛号”的船长及船员见面。届时,将向船员和船长介绍青岛的总体情况,同时在全程五大洲和13个港口怎么宣传有一个要求,做一些青岛当地的小礼品赠送给他们。到达青岛之后,我们搞了一系列活动,招募一部分志愿者家庭参加正月十五的活动,要感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氛围。活动非常多,我希望如果记者有好的建议可以提一提。
朱悦涛:我就这个话题做一下补充,所有“青岛号”外围的船员都使青岛为母港,前两次的比赛经验都有宣传的光盘,每到一站都以青岛“帆船之都”引以为豪。补充一个例子,去年7月份完成赛事以后,在奥运会帆船比赛结束之后,在12月份克利伯公司专门把“青岛号”帆船从利物浦开到了伦敦的泰晤士河,在青岛拿到奖牌的运动员,特意在去年的10月16号上到了“青岛号”帆船做了一些推介活动。当地的媒体给予了充分的报道,说青岛是哪里呢?青岛就是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城市。方方面面给我们城市的宣传带来了一个很大的作用。此外,环球当中一个站一个站点,每到一个站点各地媒体的关注,都会通过这条船传播出去,无形当中给城市的宣传带来了很大的效果。谢谢!
记者:您好,我是都市便民报的记者,报名选拔分为三个阶段,我想请问一下具体地点以及选拔方式是什么?谢谢!
林志伟:在搜狐网开了官方网站,专门有一个邮箱。希望参加活动的候选人,都可以通过搜狐网下载报名表,填写之后发到邮箱当中。整个的报名不准备设置一个办公室接收报名,就是通过官方网站一个邮箱来接受全国各地的报名。
吕振宇:其他记者朋友还有什么问题?
记者:我是青岛画报的记者,因为青岛已经承办了两次克利伯青岛站的活动,肯定是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了一些不足。我想问一下,经验和不足对这次承办活动有什么样的借鉴?
朱悦涛:我们承办了两届克利伯还有沃尔沃环球帆船赛,在地面接待,充分发挥了体制优势,集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通力合作,在世界各地我们的优势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区无法比拟的。另外,通过这些大型活动,以及奥运会帆船比赛的筹备,我们锻炼成熟了一批有经验、有责任心、有能力的队伍,这个是我们在人才的一笔财富。要说进一步加强的话,刚才青岛日报的记者提到的很好,在国外各个站点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利用这个事件做一个资源更大化的推广和宣传?怎么样利用克利伯帆船赛每到一站,在各个站点通过点的报道来向全球推广,加强外宣作用,利用媒体的放大作用更大化的推广,不仅仅局限在国内。前几次在国内宣传比较多,但在国外的宣传还是依靠于克利伯组织的媒体宣传,如果我们利用赛事事件营销,着重把“青岛号”挖掘出来,就“青岛号”做更进一步的推广我觉得还有很大的空间。
吕振宇:看看各位记者还有问题吗?如果大家没有问题,提问就到此结束。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