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我市国土规划部门积极解决重点项目用地、规划难题”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3年6月27日10:00
地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
主持人:薛庆增
发布人:刘敏王咸宁
薛庆增:记者朋友们、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我是市政府新闻办发言人薛庆增。今年5、6月份开展了“双月奋战”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反映、马上行动,以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提效率、下基层,克服难点,抓好落实,有力地推动项目开展和我市的经济发展。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邀请了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王咸宁副局长,和青岛市规划局刘敏副局长,为大家主要介绍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
首先请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王咸宁副局长介绍情况。
王咸宁:这样给大家汇报一下,市国土资源房管局开展的全市“两项活动”情况。
市国土资源房管局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发挥自身职能,推行“局领导帮包项目制度、现场办公制度、容缺受理制度、协调配合制度和检查督导制度”,加大“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区市”力度,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
一、努力解决项目用地难题
一是层层分解任务。将2013年全市204个市级重点项目分解到每位局领导,要求迅速调度,第一时间与项目进行“面对面”对接,了解项目在用地方面的需求、存在的问题。对能够解决的问题,要迅速解决;对暂时不能解决或需要向上级部门请示的,要责成责任单位,立刻请示汇报,并逐一登记,建立台帐,限时办理。二是迅速进行对接。局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工作分工,第一时间赴各区市进行了现场办公,在局领导带动下,全系统共有500多人次进行了现场办公,了解项目在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为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核心区等重点区域和世园集团、地铁集团、青岛港等重点项目解决各类用地问题100余个。如局主要领导带队到市北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涉及市北区长远发展的批而未供、危旧房安置、招商引资项目等3大类、11个问题。
二、服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强力推进,切实将民生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一是狠抓落实。多次召集局长办公会、专题会等传达市领导指示要求。实行领导分片包村制,将今年1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分解到每名局班子成员,对项目用地情况现场办公,逐个实地踏勘、逐一落实用地性质,认真解决用地问题。二是政策支持。邀请省国土厅有关领导和专家来青,举办了增减挂钩培训班,提高了各级运用增减挂钩政策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政策支撑的能力。三是摸清情况。全面开展社区用地情况调查,落实社区建设、规划和用地情况,切实摸清用地需求和规划情况。四是上门服务。目前,所有需预审的新型社区均完成了土地预审工作,并由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主动将预审意见书送达到有关社区,为后期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五是用地支持。今年,安排社区用地计划5193亩,专项用于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部社区用地报批已审查完毕,并已上报省国土资源厅。
三、用心服务企业
将主动服务企业作为局党委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帮助企业解决土地、房屋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420余个。一是成立机构。抽调专门人员成立企业之家办公室,由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了工作委员会,对企业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进行研究,为企业办事提供方便。二是派驻人员。连续选派130多名处级干部担任企业联络员,对企业实行“一对一”上门服务。推出8名业务水平高的干部作为政策咨询顾问,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三是提速受理。开设专门的小微型企业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受理绿色窗口,方便企业办理登记手续。四是政策支持。与市企业联合会签订合作意向书,举办“服务企业超市”活动,共为390多家企业、1600多人,解答了土地、房产、资源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同时,开通四部专门咨询服务电话,方便企业了解和掌握有关政策规定。
四、优化审批流程
一是优化流程,审批提速。对原有26个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时限在已全面提速的基础上,又提速了30%以上。同时对办事指南进行了更新,制成更加通俗易懂的办事流程图。2013年5、6月份,我局行政审批窗口共受理审批件196件,办结179件。审批量较去年同期提高40%,办结量提高41%。接待咨询1100余人次,服务对象评价满意率100%。
二是容缺受理,特事特办。对204个市级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提高审批效率;建立了急、要件专人负责跟踪督办等工作措施,对市政府及各区市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做到即收即办;对存在问题和缺件的项目,在一次性告知所缺材料的同时,不停止审查、不停止现场勘验和拟稿等工作。将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纳入审批大厅首批“容缺受理、容缺审查”绿色通道试点项目,已有三个保障房项目进入了绿色通道,用地单位可以在未取得土地证的情况下,同步进行规划许可、工程许可等前期审批工作,为项目早开工、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奠定了基础。
三是督查督办,狠抓落实。市局成立专门督查机构,加大对各区市国土资源局(分局)和直属单位优化审批流程督查督办力度,确保工作节奏与“两项活动”同频共震,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继续强化服务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服务机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薛庆增:谢谢王局长的介绍。下面请青岛市规划局刘敏副局长介绍一下情况。
刘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市规划局“双月奋战”进展情况。
一、“双月奋战”各项工作扎实有序。
1、梳理重点项目,分解责任目标。把2013年市级重点项目、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房建设项目、百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项目、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现代农业十大重点工程等835个重点项目,逐一梳理,建立双月奋战工作台账,将各类项目制订了集中奋战工作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工作进度和日程安排,确定项目跟进的分管领导、处室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员,并在局机关每层办公楼挂牌公示。
2、现场办公,推进项目落地。审批部门每周到各区现场进行办公,与区政府、重点企业和建设单位对项目存在问题及时对接,及时解决实际困难,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经常带队深入第一现场办公,对能拍板的现场拍板,积极推进各区重点项目快谈快签快批快干。活动开展以来,先后有几十人次深入一线现场,召开协调会二十多次,解决疑难问题近三十个。其中,对市北区新都心核心商务区需重点推进的10个项目一一排查梳理,解疑释惑,如进一步推进东建大厦规划及建筑方案论证;万科A3地块住宅及凯德商业大厦规划变更及解决上访隐患问题;同时对长沙路39号地块配套涉及的教育用地集约使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推进措施上报落实项目。同时,积极开展市北区(原四方区)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论证工作,协同规划设计单位在两周内,完成了包括泰能焦化片区、中泰捷能片区、双桃北厂区、海纳重工等企业在内的共20家企业地块的初步规划论证成果,并逐一梳理出初步规划设计条件及前置要求。
3、精简审批事项,审批再次提速。进一步精简清理审批事项,取消预审、前置审批,认真做好容缺受理、虚拟审批、绿色通道和联合验收工作,截止到目前已发放规划许可证建筑面积160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完成了增量60%的目标。并对重点项目调整控规指标实行了绿色通道,由原来的109天压缩到29天,提速73%。其中,我局按照容缺受理、绿色通道的审批要求,先后为青岛海信集团海信新研发中心、崂山区民政局的社会福利综合服务中心扩建、青岛科技大学人才公寓等项目进行了相关规划服务审批。
4、规范中介服务,开放中介市场。我局在不断提高规划科学性,强化绿线、蓝线、紫线等刚性控制的同时,把依附于行政审批环节的事项交给社会中介机构办理,将规划指标审核和日照分析服务事项,交由中介机构办理,主管部门加强日常监管,使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服务,营造更加公平的发展环境。自今年5月份起,仅这两项工作模式的创新就为企业节约了10-20个工作日。
二、“双月奋战”活动取得成效
(一)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有力推进。
2013年我市共确定市级重点项目204个。根据行政职能由我局直接提供规划服务的共75个;其余129个项目根据重点项目所在行政区域分解至各区市政府。
截止6月20日,75个重点项目中已有43个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手续办理完毕;10个项目部分发证;3个已核发选址或条件;11个项目已批准方案;8个项目正在前期方案论证。
(二)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项目和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规划服务工作成效显著。
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由我局及派出机构直接审批或备案的项目共182个,其中已完成审批手续的项目共127个。其余项目中有24个项目已进入正式审批手续,其中10个项目已核发设计条件或选址意见书,6个项目批准规划方案,8个项目批准建筑单体方案,正在抓紧办理后续审批手续;31个项目相关部门或区市政府正在结合政府财力投资计划、招商引资情况开展前期研究,如学农基地、李沧交通商务区、市北橡胶谷、青钢石化等大型企业搬迁等项目。对十条工业千亿级产业链项目涉及的各产业链的重点园区、产业集聚区、重点招商引资及培育行业名录进行梳理整理。
(三)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项目进展顺利。
依据我局组织制定的《青岛市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导则》,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工作督察指导。截至目前,我局八个规划工作推进小组先后7次赴莱西、平度、即墨、胶州、黄岛等区市组织召开了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座谈会,对2013年新开工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编制情况进行摸底调研、督查指导。通过调研督查,在今年确定的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中,共计73个社区已完成规划方案,已组织建设施工43个,剩下的社区正在积极委托规划编制中,已经完成了时间过半年、任务过半的目标。
(四)危旧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推进59片就地安置项目规划手续办理工作。按照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环境、完善社区配套的原则,深入现场调研,主动上门现场办公,加班加点完成了59片安置项目的规划方案论证工作,并提出规划设计条件,其中5片已批准规划方案,1片已批建筑方案,为改造项目的资金测算和规划方案深化完善有效发挥了规划控制引导作用;二是积极配合做好危旧房改造融资工作。对于33片异地安置项目,按照市政府相关专题会议要求,立即加班加点逐一踏勘现场,于5月16日向市土地储备中心出具规划意见用于危旧房改造融资工作。5月27日又对2013年拟收储的22宗用地出具规划意见用于主城区改造建设贷款融资;三是做好异地安置房源地块选择论证工作。按照市政府专题会议的研究,积极配合市建委、市国土、各区政府等对异地安置房源的意向地块进行现场踏勘,并对意向地块牵头进行规划方案论证,科学合理测算开发强度和安置户数;四是加快保障性住房项目规划手续办理。今年六区及高新区计划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000套,市区共提报计划开工项目50个,目前27个项目已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3个项目已批准建筑方案,8个项目已批准规划方案,8个项目已提出规划设计条件,4个项目正在办理前期土地预审等手续,尚未申报规划手续。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营造“双月奋战”活动宣传氛围。大力宣传部各部门在服务促进项目方面的创新做法,确保双月奋战活动宣传报道,在全局营造支持项目建设、关心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2、强化规划服务,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跟踪,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制定实施定期汇总上报、现场调度等工作制度,将重点项目登记建档,排出项目建设时间表和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问题,随时更新项目进展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确保项目内容数据准确、涉及规划问题及时化解。
3、加强业务督查,做好业务统计。加大督查力度,形成实时督查和定期督查相结合的机制,进行无缝隙督查,通过严格的业务督查,明确目标责任,确保项目进程。认真做好业务统计,保证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工作进度,了解项目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奋战活动取得成效。
薛庆增:感谢刘局长的情况介绍。下面是记者提问时间,看看各位记者朋友有没有需要提问的问题,也欢迎大家。
记者:您好,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国土局的副局长,世园会很快举行了,我们都知道世园会时间比较紧迫,关于场地工地进展的情况,能不能保证世园会如期顺利举行?
王咸宁:好的,我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为保障世园会的成功开办,我局从2011年起就结合展区规划展开了相关的征地及供地工作。截止目前,世园会主园区征收及供应土地2426亩,同时因世园会项目外迁社区居民安置的需要,根据规划要求,在世园会项目周边征收及供应居民安置用地593亩,主园区及安置用地的结合供应是在保障社区居民生活稳定的基础上,推动政府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主园区及安置区正在加快工程建设。
目前,我局正在结合规划加快世园会周边配套项目的建设,如变电站、停车场、公安及消防等设施用地的征收及供应工作,为世园会的成功召开提供土地保障。
记者:局长您好,我想请问一下在解决项目用地难题方面,每年有什么具体事例,谢谢。
王咸宁:今年以来,市北、李沧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多次向我局提出辖区部分幼儿园项目由于规划用地指标不符合集约利用控制指标要求导致项目整体推进困难。为尽快推进项目进展,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需要,我局先后向国土资源部、山东省国土资源厅等有关上级部门进行汇报请示,并于2013年5月18日以《关于部分幼儿园项目用地指标有关问题的请示》(青土资房发[2013]257号)针对目前集约利用标准使用问题向市政府进行专题请示汇报,及时向市政府提出解决意见,目前,上述项目已按程序正常办理用地手续,确保了项目正常推进。 记者:刘局长您好,我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者。我得规划局和市民拆迁上访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很多都危旧房整改存在规划新项目,当中,他关于危旧房整改和新项目建设,想了解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另外危旧房的改造,是不重点范围内还进行是同两项步进行?
刘敏:我简单回答一下,危旧房改造和重点项目不是完全动对等两个内概念我们青岛市现在确定了,9片旧地安置改造,这些危旧房都是城市当中不能满足居住生活要求了,在里面的居民生活都都较差了改造这些是符合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意愿。涉我们的新项目建设规划也及到一些危旧房改造项目,这两个不存在矛盾和冲突。
记者:能详细解释一下关于万科怎楼盘么解决的上访问题?吗
刘敏:因为在城市改造当的一地块改造当中,不可避免要的加高加密,多少有一照有的减少,为了尽量减少影响,需要我们规划局和建设单位调整规划方案,,开发商不仅自己利益的角度规划,我还要结合们规划局站在统筹区域的角度,规划使开发商的规划和建设方案,可能对周围居民的日照有比较少的折减。
记者:您好,我是城市信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第刚才说的四项,关于日照方面的问题,的地楼盘建设加高加密,会造已建成的楼盘成日照折叠减那么交给中介机构怎来检测日照这种情况,我们规划局样监管他们?怎么样做减到少利群众益损的害?
刘敏:国关于这个检测日照,是由家颁发具备资格的机构有才可以算日照的这中介机构必须要有方面国家有的应应求,那么由企业来进行测算呢,他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规划局是起到一个监督作用。因为本来测热日照一个技术活,需要实测,还需要拿回来进在计算机上行验算,比较偏技术性的工作。那么验算之后的成果,我们来进行审核。
记者:现在的标准是什么?
刘敏:国家建设部的标准是多层建筑我是.6的间距,。 薛庆增: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