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青岛市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直播项目
主持人:王振东
发布人:唐存礼
时 间:2013年06月04日
地 点:国际新闻中心三楼
执行团队
监 制:何敬君
策 划:颜 涛
主 编:韩丽楠
采编群:徐颐霖
技 术:付红岗

文字实录

  

 

  2012年青岛市环境质量状况新闻发布会

   时间:2013年6月4日

   地点: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三楼发布厅

   王振东: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参加发布会的领导是市环保局副局长唐存礼先生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明天6月5日是第42个世界环境日,十八大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和目标,保护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是人类关注的共同愿望。

   今天唐局长发布两项内容:一个是发布2012年青岛市环境质量状况,二是发布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并回答记者提问。

   下面有请唐局长介绍情况。

   唐存礼: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首先发布青岛市2012年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规定,现发布《2012年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主要内容包括2012年度青岛市各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及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一、2012年度青岛市环境质量总体概况

   2012年我市环保工作大力推进治污减排,积极服务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持续推进环境质量改善。召开了全市环境保护暨生态青岛建设大会,印发实施《青岛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启动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开展细颗粒物(PM2.5)监测,在全省率先发布监测数据。全市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主要河流水质功能区达标率为78.7%;胶州湾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7.1%,胶州湾外黄海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市区声环境质量和辐射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况。

   二、具体情况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完成情况。制定实施《青岛市2012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计划》,强化推进污染减排力度。经省主管部门核定,与上年相比,全市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63%,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下降8.08%;氨氮排放量下降4.98%,其中工业和生活排放量下降6.2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3.13%;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8.78%。截至2012年底,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量分别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的87%、89%、37%、52%。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按照原来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评价,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2.9%,与上年相比,市区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分别下降18.9%、10.9%;可吸入颗粒物(PM10)为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我市空气污染呈现较为明显的煤烟、扬尘、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特征。

   我市自2012年10月1日起在全省率先发布细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10-12月份,市区PM2.5的平均浓度值为0.060毫克/立方米,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日均值达标率为75.0%。

   (三)水环境质量状况。向市区供水的崂山水库、棘洪滩水库、小珠山水库、吉利河水库、书院水库、大沽河水源地6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市30条主要河流61个监测断面的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78.7%;22条重点污染控制河流水质总体改善,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17.2%、21.3%,但水清沟河、昌乐河、板桥坊河等7条河流仍不达标。

   (四)近岸海域环境状况。胶州湾外黄海海域水质良好,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胶州湾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57.1%,东北部海域水质较差,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五)声环境状况。全市道路交通和区域声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市区道路交通噪声同比上升0.3分贝,区域环境噪声同比持平。

   (六)辐射环境状况。全市电离辐射环境仍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所有监测点位均未发现放射性污染,电磁环境总体良好。

   三、主要措施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继续控制燃煤污染,淘汰燃煤锅炉26台,完成20个工业废气治理项目;开展冬季控制大气污染专项行动,对省控以上大气污染源和燃煤锅炉实行重点监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62起;二是实施《青岛市防治扬尘污染工作方案》,环保、建设、市政等部门联合开展扬尘污染专项整治,完成21家企业堆场扬尘措施治理,责令108家扬尘污染控制措施不到位的企业限期整改;三是加大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力度,开展“大干300天机动车排气污染整治行动”,发布实施《关于市区分阶段扩大高污染黄标车限行范围的通告》;四是推动黄标车淘汰和油气治理,淘汰老旧黄标车2.4万辆,完成5座储油库、344座加油站和118辆油罐车油气污染综合治理。

   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继续实施《青岛市重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开展全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调整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估,增设38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范设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标识85处;二是加强水环境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北厂改扩建一期工程、龙泉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即墨北部和西部污水处理厂建成并通水运行;全市雨污分流管网新增905公里,污水处理能力新增10万吨/日;三是加强重点流域污染防治,组织实施《大沽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在大沽河流域范围建设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19个,继续开展墨水河流域生态补偿考核试点,部门联动解决李村河污水溢流、截污等突出问题。

   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方面。一是继续实施《2011-2012年环湾保护行动计划》,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流域污染综合整治等环湾保护重点工作;二是根据环湾区域污水排放最新形势和状况,编制了《2013-2015年环胶州湾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三是建设大沽河入海口水质自动监测站和胶州湾近岸海域水质监测浮标站,实现对水质的动态、连续监测。

   噪声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大建筑施工噪声管理力度,加强建筑施工工地环保规范化管理,落实建筑施工工地申报登记制度,完善《建筑工地环境保护管理台帐》;二是加强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管理,深入开展“为考生送安静”等集中整治活动,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查处环境噪声污染行为。

   辐射环境保护方面。一是严格辐射安全许可证管理,按放射源与射线装置类别分级审批;二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全市放射源均处于安全监控状态。

   下面再发布一下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

   今年1月1日开始我市正式实施新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标准中增加了PM2.5等指标,指标要求也更加严格。年初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雾霾天气,PM2.5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要求迅速采取行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3月,市环保局结合本市实际,在征求发改、经信、公安、科技、建设、市政、交通等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青岛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2013年行动计划》初稿,并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热情建言献策,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市环保局进行了修改完善,上报市政府。经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近日由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

   按照行动计划,今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将着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界参与、综合措施配套”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格局,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推进中石化山东LNG项目,新增天然气用户6万户,完成125万平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港口作业机械使用清洁能源试点工作。

   二是治理燃煤污染,实施华电青岛电厂高效除尘、脱硝等31个燃煤废气治理提标改造项目,在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推广型煤。

   三是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淘汰黄标车1.5万辆,做好实施国Ⅳ车用汽油标准的前期准备工作,新增400辆压缩天然气公交车,开展黑烟车整治,建设市区智能交通管理服务系统。

   四是加强工业废气治理,建设改造20家工业企业堆场扬尘污染防治设施,实施青岛石化等15个有机废气治理项目,完成239座加油站油气污染治理工程。

   五是控制城市扬尘污染,推行“绿色施工”,完成160辆建筑垃圾运输车的密闭化改装,整治预拌混凝土和石子加工扬尘污染,更新新型高效扫路车、密闭垃圾收集车50辆。

   六是加强城乡绿化生态建设,市城乡建设林业等部门,将会同各级政府实施河道涵养林、重点通道林、万亩生态林、沿海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等七大生态建设工程,市区新改建绿地350公顷,全市新增造林面积13万亩以上。

   七是加强PM2.5监测研究,市环保科技部门将完善全市细颗粒物监测体系和空气污染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建设2个道路空气质量监测点,在县级市增加PM2.5等监测设备,开展PM2.5成分的分析观测。

   为保障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市开始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考核问责,完善清洁能源利用和污染治理鼓励政策,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宣传,动员市民积极参与到保护大气环境中来。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使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3%,灰霾污染加重趋势得到遏制。

   下一步,青岛市将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强化措施,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谢谢大家。

   王振东:谢谢唐局长的介绍,下面是提问时间。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山东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我观察了一个数据,在胶州湾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是57.1%,根据2012环湾保护计划,这一数据应该达到75%,这两个数据差距在哪儿?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目标的实现?另外,原来说排向胶州湾的污水达标率是一级A的标准,现在有多少达到了,有多少没有达到?谢谢。

   唐存礼:首先说污水处理厂排放的污水达到一级A标准,应该说环胶州湾水域的13处污水处理厂排放到胶州湾的污水全部达到一级A的标准。关于说胶州湾功能区水质达标率57.1%,离75%的目标有一定差距,这里面既有在河流治理方面体制机制的问题,尤其是现在过城河道治理方面的体制机制上存在着一些阻碍河流治理的因素。另一个方面,检测方面可能在取样的时候在数据分析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如果想详细了解这个情况,我想请检测站的徐站长和流域处的刘处长给你做回答。

   刘处长:跟大家回答一下,胶州湾功能区的达标率是一个动态表现的,原因有很多,刚才唐局长也说了,一个是检测评价,还有继续改进完善的地方。更多的原因,各种排放污染的源头还有很多工作要继续做,刚才说了陆源的流域污染治理的问题。虽然每年取得很大进展,但离我们制定的目标要求还是有差距的。比如每年都建立了许多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现在管网覆盖率也有提高。但是,随着城市和农村城郊社会经济的发展,整个污水的排放量,管网建设还需要继续推进。目前看,还有部分流域的污水收集不是很到位,部分流域污水处理能力也不能满足本地污水处理量的要求,造成有些流域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到大海。刚才唐局长也介绍了,去年我们制定了2013-2015的环胶州湾流域污染的治理方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管网铺设、工业污染的防治、河流生态治理等各方面措施的提高,争取做好胶州湾的生态环境。

   再一个是胶州湾的功能区的水质,东北部区域污染比较大,要想彻底解决还需要一个过程,牵扯到整个胶州湾的底质、河流排放、水动力的交换等,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达标率的提高在改善的过程中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变化。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胶州湾海域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仅为57.1%,外海域是100%,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源是什么呢?另外我们注意到已经有2013-2015年的环胶州湾流域污染综合整治方案,今后将如何有效提高胶州湾海域功能水质的达标率?对市民普遍关注的黄岛化工对周边海域的污染有什么有效的治理措施?未来对进一步防控对周边海域污染环境的恶化,有什么样的措施?谢谢。

   唐存礼:谢谢。对胶州湾海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57.1%,而胶州湾外海域是100%,也就是说胶州湾海域的重点污染源还是工业企业的污染排放。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沿胶州湾流域的污染治理,在胶州湾流域加强了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比如污水处理厂的改扩建升级问题、污水管道的铺设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污水管网,对排污口进行了封口。但也着一些由于管网铺设不配套、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往往造成污水溢流,排放到胶州湾。再加上河流当中的一些面源污染,也出现一些问题。

   关于今后的措施问题,一方面要继续实施2011-2012年环胶州湾保护计划,另一方面也制定了2013-2015年环胶州湾综合政治方案,将根据几个方面下大功夫治理:一个方面是继续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新建改建扩建、污水管网的铺设问题,实现胶州湾区域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同时,加强对胶州湾流域所有支流的污水截流,加强排污口的封堵。第二个方面是加强河流的综合整治,包括气体、河流河堤清瘀、景观美化等各方面的措施,争取提升生态功能。第三个方面是加强监管,对环胶州湾区域的重点污染源加强监督检查,采取不定期检查、定期巡查和节假日突击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大对企业排污行为的监管,防止违法排污行为。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宣传,让所有企业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按规定达标排放。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香港文汇报的记者,想问青岛市有什么具体措施保障普通民众及时了解环境质量的优劣变化的情况,保证他们基本的知情权,惠及民众?谢谢。

   唐存礼:你说的这个问题,请徐站长回答一下。

   徐站长:环境质量包括空气、水、土壤还有辐射等,你想了解的是全部还是具体的。比如从空气来讲,对外发布的媒体很多,一个是青岛市环保局网站,还有有线电台的天气频道,包括网络等媒体,都会发布环境质量状况,最近24小时都可以看到。水的情况,每个月网站都有公布,其它都会通过环境质量公告的形式对外发布。应该说我们的信息都是公开的,市民如果有需求的话可以申请公开,提要求,我们会给一个满意答复。谢谢。

   王振东:关于2012年青岛市环境状况公报,发布会结束后将在青岛政务网和市环保局网站对外发布,欢迎大家登录查询。

   请继续提问。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青岛广播电台的记者,今年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同呼吸共奋斗”,也就是说空气质量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5月底,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已经发布,提出到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将比2010年改善50%左右,请问青岛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难度大不大,我们会采取什么具体措施?谢谢。

   唐存礼:近期,山东省环保厅发布了关于山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征求意见稿,在这个稿子当中提出到2020年比2010年环境空气质量改善50%,如果说青岛市要达到这个目标难度还比较大,我们还需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围绕着省里提出的目标,近期市政府高度重视,研究制定了《青岛市2013年-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纲要》,对今后四年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按照这个规划纲要,在2013年到2016年我市将主要开展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个是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规模。第二个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布局。第三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削减污染物排放。第四是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发展绿色交通。第五个是推进工业废气治理,加强重金属污染控制。再一个是加强城市扬尘控制,深化面源污染防治。还有一个是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提高环境监管的能力。健全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创新环境管理机制。

   通过实施以上这些措施,到2016年使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效。为我市提前完成国家和省里提出的标准要求奠定基础。

   除此之外,在省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发布实施后,我们将结合青岛实际,制定青岛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标准,对到2020年的工作做出进一步的具体部署。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刚才您发布的稿件里,看到截止2012年底,二氧化硫减排完成37%,“十二五”已经过去两年了,按照平均的速度来说,二氧化硫给青岛的减排任务拖了后腿。我们知道,青岛市冬季燃煤取暖跟环保有一定的抵触,不可能为了环保不取暖。怎么样在二氧化硫方面、冬季燃煤汽车尾气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我只知道市北区给锅炉清理了一下,其它区域有没有更好的做法?我想了解一下。

   唐存礼:你说的这个问题我们也是密切关注,从四个指标来讲,二氧化硫确实是拖了后退。具体这个问题请污防处的王处长给你做一个解答。

   王处长:是这样,在上一轮“十一五”期间搞的是二氧化硫减排,按照当时国家的标准进行了部署,青岛市大部分燃煤设施都已经安装了脱硫设备。在“十二五”期间,减排就非常有效。“十二五”以后,按照新的情况,表现PM2.5的问题出现以后,国家在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方面进一步加强,比如国家出台的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山东省也提前出台了火电厂的污染物盖房标准。你到市北区可能也了解了,华电这方面也在做脱硫的升级。据我们了解,省里面也在制定新的锅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会比原来更加严格。按照省里面的总体安排,我们现在也和各区市一起组织有燃煤锅炉的企业,参照省里面正在制定的标准,进行相应的基础性调研。按照评估,看看现有设施有多少达不到即将执行的新标准,需要进行治理的,企业将选取相应的技术,做前期准备。预计今后几年还会开展新一轮治理过程,届时会有比较明显的二氧化硫的进一步减排。

   谢谢。

   记者:唐局长您好,我是青岛新闻网的,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说是责令108家扬尘污染企业不到位进行了整治,能不能举例说一下具体企业或者是整治措施?想听一下主要的企业名称,比较有影响力企业的违法情况。

   唐存礼:请王处长给具体解释一下。

   王处长:这些企业的治理,主要不是从违法的角度,就是我们觉得目前污染的程度需要从各种污染物进行全面控制。工业企业堆场的扬尘是污染物的来源之一,这几年一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推。国家在工业企业堆场扬尘的控制上也出了一些技术规范,比以前的标准也提了更高要求。我们按照这个要求,监察支队以及区市局也在推这项工作。举个例子,以前的堆场比如煤炭、灰渣就堆在那儿,周围可能有围墙也比较低,非常简陋。现在按照严格要求,特别大型的堆场就要建设挡风抑沉墙,围墙的高度也有标准。比较小的堆场要求尽可能建立封闭式、仓储式的堆场形式。这两年一直进行这方面的治理工作,近期完成比较大的项目,比如华电的煤厂,因为是一个老的电厂,周边居民要求越来越高,大家前期可能也做过报道,周围建设了很长的围挡墙。建设类似的设施也投入了不少资金,效果不错。这项工作将继续深入进行,不断减少扬尘污染物的排放。

   王振东:时间关系,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