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召开两场新闻发布会,第一场由市文广新局发布今年以来我市贯彻文化惠民、丰富文化生活的有关情况。下面有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姜正轩同志给大家做新闻发布。大家欢迎
姜正轩: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根据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践行文化惠民,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努力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大力践行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在四月至十月组织了“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活动,每周末上午准时为岛城民众奉上精彩演出;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十一等节假日,都组织了专场演出活动以丰富假日群众文化生活;另外,青岛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演出暨闭幕式等演出活动也在广场进行,最大程度地利用广场演出平台,丰富岛城市民的文化生活。重大节庆、纪念日期间组织系列文化活动,营造热烈的节庆文化氛围。组织筹办了包括元旦期间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举办“玉兔迎春”青岛文化大拜年系列活动;清明节专场文艺演出;端午节专场文艺演出;“文化遗产日”主题系列活动;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月是故乡圆”——庆祝中秋节文艺演出专场、“祝福祖国”——庆国庆文艺演出专场等活动;另外,在教师节、重阳节等节庆假日,也组织了相应的主题演出活动。
组织举办了青岛市第九届“欢乐大家庭”社区文化艺术节;首届青岛市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第六届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文化艺术节;“橡胶谷杯”青岛市首届群星歌手大赛;在前两届的基础上,继续开展第三届“群星汇岛城”青岛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系列活动,并组织筹备“群星汇岛城”青岛市群众文艺创作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晚会等活动。
举办书法、美术、摄影等丰富多彩的展览活动,为市民提供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享受。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市美术馆均举办了一系列展出展览活动。如庆祝建党90周年青岛市群众美术书法摄影大展、“沸腾的西海岸”优秀摄影展、“欧洲风情”青岛市老年大学艺术摄影展、“影像日记”青岛市著名摄影艺术家任锡海艺术展、“华彩乐章”青岛市水彩画五人邀请展等。
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1万余场次。
专业院团演出好戏连台为让广大市民能欣赏到高雅艺术演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市文广新局积极组织专业文艺院团深入开展“迎新春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欢乐青岛大舞台”、“文艺院团进社区、进敬老院、进校园”和“2011青岛音乐节”等文化活动,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精彩演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月中旬举行了“送戏下乡”启动仪式专场文艺演出。组织市歌舞剧院、市京剧院、市话剧院、市茂腔剧团、即墨市柳腔剧团、平度吕剧团等专业文艺院团深入广大农村和基层,把我市近年来全国获奖的优秀剧(节)目、经典保留剧目和观赏性强并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传统戏、现代戏及其它新创作剧节目等近百个剧节目,送到了广大农村群众。共演出京剧、歌舞、曲艺、茂腔、柳腔、吕剧等280多场次。
继续举办“欢乐青岛大舞台”文化惠民演出。2011年,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实施力度,免费向我市部分困难家庭和普通市民赠送演出门票3000多张。并举办了柳腔、吕剧等地方戏调演,市民凭身份证可免费领取演出门票。截至10月,“欢乐青岛大舞台”共举办现代京剧《杜鹃山》、“大峡谷——美国经典交响乐音乐会”、歌剧《江姐》、柳腔戏《姊妹易嫁之后》等歌舞、京剧、童话剧、交响乐、吕剧、茂腔戏、柳腔戏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演出40余场次,受惠群众达6万人次。
此外,积极组织市歌舞剧院、市京剧院、市话剧院、青岛交响乐团走进社区、敬老院、校园等开展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市歌舞剧院举办了“社区大舞台文艺巡演”,从7月开始,历经两个月,先后为我市各基层社区演出40余场,受到了社区群众的欢迎。市京剧院开展了“回家看看——京剧走进敬老院”公益演出,先后在青岛市社会福利院等市内七区的老年公寓演出了《宇宙锋》《赤桑镇》《李逵探母》《珠帘寨》《望江亭》《坐宫》《柜中缘》《武家坡》《文昭关》等优秀传统京剧剧目58场,受到老年人的好评。
为打造“音乐之岛”城市文化品牌,提升青岛城市文化品质,扩大青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青岛市政府自2005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青岛音乐节,每三年举办一届中国国际小提琴比赛。5年来,青岛音乐节已为岛城观众献上100余场高雅的音乐艺术盛宴,应邀来青授课、演出的国内外音乐大师和音乐家共计80余人次。青岛音乐节全部实行低票价,让更多的市民能轻松地接触和欣赏音乐艺术,满足广大市民对高雅艺术的需求。今年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小提琴比赛效果非常好,也是这三届以来最好的一次。一是参加的国家多,报名的小提琴的人数多(114人)。我们举行预赛、复赛和决赛当中,广大市民也积极踊跃地参加,实行了低票价,参加的人数也很多,受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次小提琴比赛的评委也做了一些更换,除了有小提琴的一些专家,同时对其他方面,比如一些指挥家、音乐家、艺术家,都充实到评委当中了。他们对第三届国际小提琴的比赛,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认为我们这次在国际上不管是艺术水准和比赛程序都是非常的高的一届国际小提琴比赛,更加丰富了“音乐之岛”的品牌内涵。
文物保护展览深受欢迎 今年以来,市博物馆精心筹划推出了“丹青桂韵——广西博物馆藏桂籍及旅桂书画名家作品展”和“醇情溢彩——石芃油画展”,既展出了石涛、居廉、张大千、徐悲鸿、黄宾虹等书画大师的精品力作,也有本土画家石芃先生60余幅代表作品,很多观众慕名而来,感受到了高雅文化的感染。同时,青岛市种类繁多的博物馆也是许多外地游客了解青岛历史文化、感受风土人情的一扇窗口。据统计,节假日期间市博物馆参观人数日均过千人,同比增长40%以上。今年博物馆开展了大量的展览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和青岛市民,特别是在昨天举行的杨克山和鱼骨节(音)的油画展,很多观众都参加了这一活动。博物馆的展览也好,图书馆,群众艺术馆,举办了一些讲座、展览,都吸引了很多的市民参加。
此外,即墨市博物馆的“北阡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展”及文物鉴定咨询活动,胶州市博物馆的“胶州汉代墓葬出土文物展”,黄岛民俗馆的“最后的海草屋”――黄岛区特色文化遗产保护摄影图片展等特色展览都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银幕荧屏剧作引人入胜 为丰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市文广新局组织电影企业深入城乡社区、农村、校园、企业、军营和广场等开展公益放映活动,满足市民便捷欣赏专业影片的需求。
一是继续组织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截止到9月30日,全市共放映公益电影62681场,其中科技片10447场,故事片52234场,观众人次达1200多万,为全市广大农民群众免费放映《建党伟业》、《太行山上》、《第一书记》、《唐山大地震》、《大孝儿媳》、《让子弹飞》、《农村卫生保健》、《地震灾害预防》、《畜禽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等70多部影片,涵盖了战争、戏曲、乡村文化、科技养殖等各个题材,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受到农村群众普遍欢迎。
二是组织实施优秀影片进校园活动。在全市220所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优秀影片进校园活动”,精选了30多部电影佳作,其中既有《建党伟业》、《新地道战》等红色经典电影,又有《长江七号爱地球》、《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兔年顶呱呱》等动画影片,也有《大兵小将》、《精武英雄陈真》等近年来公映的商业片,采用“大棚电影”的形式,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免费观看电影。今年以来,已经放映校园电影311场,受益学生8.3万人。
加快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步伐 今年以来启动实施了四方剧院和楼山剧院改造项目,该项工作被列入2011年市政府为民办的实事之一。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四方剧院年底将正式启用,准备在年底举办首场演出。楼山剧院年底前将完成基础建设等所有土建工程。
其次是开展文化中心的前期工作,修改完善了《青岛文化中心功能、规模定位及选址方案的报告》,完成了《青岛文化中心建设项目预可研报告》,力争“文化中心”年内立项。指导崂山、胶州等区市加强区(市)级文化中心项目建设。
以第三次全国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评估定级为契机,加强了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建设,增添了设备,改善了环境,顺利通过评估验收。这次对全国的群众艺术馆的评估定级已经结束了,还没有公布最后的结果。据我们从内部了解的情况,应该说青岛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对我们还是很认可的。目前我们有12家区、市级的文化馆和1家市级的群众艺术馆,这次都是申报的一级馆,看来问题不是太大,就等着最后的结果。
我们还加强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管理,评选出36处街道(镇)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村)文化活动室示范点。加强农家书屋建设,对2010年新建1000家“农家书屋”建设使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安排部署新建1600处农家书屋工作,我市农家书屋建设提前一年实现了中央提出的全覆盖的目标,这次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给予了我们充分的肯定,今年也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先进城市”。为农家书屋配备了图书110多万册(每处700多册),并为部分农家书屋配备了移动影库。这是我通报的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
二、文化走基层,百千万系列活动全面推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加强文化青岛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的“文化走基层”百千万系列活动,11月12日上午在五四广场隆重启幕。文化走基层活动一直延续到2012年4月30日结束。利用5个月的时间,举行“文化走基层”的百千万系列活动。
以“文化走基层、惠民千万家”为宗旨的百千万系列活动,包括“百场讲座进讲堂”、 “千场演出下基层”、 “万场电影惠民众”,十二个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将围绕“打造文化青岛,建设文化强市”这一主题,利用文化讲座、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三大板块,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具体内容为: “百场讲座进讲堂”。充分利用全市公共图书馆报告厅、群艺馆(文化馆)培训中心及街道(乡镇)文化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培训室等场所,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现场讲解和视频讲座等形式开展100场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民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讲座和辅导培训活动,切实以丰富实用、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听众,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市民的精神文化需要,每个区市举办的讲座不低于10场。
“千场演出下基层”。市群艺馆、各专业文艺院团、各区(市)文化馆将深入村、社区开展文艺演出,特别是组织排演群众喜闻乐见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歌舞、地方戏、秧歌等传统节目并积极艺术形式参与当地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送演出到群众的家门口,确保活动期间在全市社区、乡村演出1000场以上。其中,群众文艺演出不低于600场,专业院团演出不低于400场(市直院团不低于200场,区市每个专业院团不低于50场)。
“万场电影惠民众”。组织电影放映单位深入城乡社区、厂矿、校园、军营和广场,选择爱国主义和弘扬主旋律的优秀影片开展放映10000场以上。其中,青岛市和各区市社区、厂矿、军营、养老院等场所放映不低于100场,校园放映不低100场,农村放映不低于9800场。放映时间主要是在春节之后。因为农村,在室外放映电影天太冷了恐怕不行,所以就拖到明年的8月底,时间长一些。
活动期间除举办办好元旦、春节等重大节庆期间的文化活动的同时,还将举办“大地欢歌艺术节”“文化大讲堂”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选择合适的室内场所开展电影放映,明年3月开始露天电影全面铺开。通过在全市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不断掀起“文化走基层”活动高潮。
三、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意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我国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伟大进军的冲锋号。本次全会最大的亮点在于,首次提出我国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首次提出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并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的领导。都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启迪。
作为文广新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通过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统一思想认识上有新提高、在推进思想解放上有新突破、在促进科学发展上有新举措、在转变工作作风上有新成效。
一是要积极做好《加快文化青岛建设的意见》相关配合工作,并抓好三个配套文件和政策的制定。制定出台《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要继续对该规划进行修改完善,重点对我市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乡、镇、村文化站的改扩建、人员设置、资金补贴等问题进一步明确。制定出台《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该规划进一步细化、完善:对其中涉及的资金政策要与财政局协调沟通,使之落到实处。制定出台《“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要进一步完善修改该规划。
二是做好全市加快“文化青岛建设”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筹备工作,社文处要尽快形成本次会议筹备方案,这项工作已经处理完毕,上报市委市政府审定。在全市召开动员大会,推动青岛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三是要加快推进十艺节新剧目的创作和排演,争取在十艺节上获得好成绩。为迎办十艺节,经过前期面向全国征集、论证、评审等环节,确定了舞剧、话剧和京剧三个剧目的立项。准备今年年底前建组,明年要进行排练。
四是要做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设施项目的推进工作。筛选出我市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同时开展广泛宣传。
五是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尽快制定我市五大文化企业集团挂牌的工作方案,年内要完成组建青岛演艺集团的任务。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刚才姜部长就我市践行文化惠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以及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方面的安排做了一个详细的介绍。看记者朋友是否还有感兴趣的问题需要提问。
记者:姜部长,您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我们看到青岛为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做了很多的工作。我想了解对一下,柳腔和吕剧等地方戏,面向城乡的展演和普及场次方面是否增加。传承方面,是否可以面向中小学增加这方面的演出和普及。
今年国际小提琴比赛,无论从参赛人数和比赛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今后我们将做哪些工作进一步增强该赛事在国际方面的影响力和含金量,借势打造“音乐之岛”这一文化品牌。
姜正轩:这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地方戏方面,包括柳腔、茂腔,是青岛很具有特色的地方戏。在弘扬传统文化当中,我们把地方戏的演出也作为我们文广新局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对柳腔、茂腔的发展和演出,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而且做了精心的安排。比如今年我们和青岛大剧院,文广新局和青岛大剧院共同举办了“青岛大剧院艺术节”。在大剧院艺术节过程当中,我们把茂腔和柳腔都引进了大剧院演出,而且在演出当中提前都做了宣传,使我们市内的一些喜爱茂腔和柳腔的市民走进大剧院,欣赏他们喜欢喜欢的剧目。今年年初,在庆祝非遗节过程当中,我们还把茂腔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进到了人民会堂进行演出。市内还是有一些喜好茂腔和柳腔观众。这是一个方面。
茂腔是在胶南市,柳腔是在即墨市,这两个市区的党委政府,对这些剧种都给予了更大的支持。不管是从经费、人员的保障上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所以现在目前这两个剧种,应该说在演出过程当中任务也很重,每个剧团每年演出都在200场以上。应该说我们的茂腔和柳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青岛地方戏,得到了很好的发扬。下一步我们对戏剧的发展过程当中,还是要保护好这些地方戏,不管是从政策上还是资金上,还是要给予很大的支持。特别是在演出市场方面,为这些地方戏提供良好的条件,使我们地方戏能够发扬光大。这是第一个问题。
你提的第二个问题是关于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事情。国际小提琴比赛我刚才简单做了一些介绍。今年国际小提琴比赛报名人数多、参加的国家多,在国际上确实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怎么样来提升国际小提琴比赛在国际上的影响,现在做了这么几项工作:一是向国外一些音乐,或者是一些文化组织进行宣传,通过国外的使馆进行一些宣传,在我们青岛举办的国际小提琴比赛,使一些音乐组织、文化组织能了解国际小提琴比赛。特别是今年这次国际小提琴比赛,把比赛获一等奖的奖金提高到五万美元的时候,引起了很多国际音乐组织的关注。因为五万美元,在世界国际小提琴比赛当中,我们是名列前茅,不能说第一名吧,可能我们排在第二。好像德国的国际评委说,德国有一个小提琴比赛,好像是五点二万美金,我们和美国一个国际小提琴比赛奖金是一样的,我们是排在第二位。所以奖金的提高也提高了影响力。三是演出之后,把这次获奖的选手进行了一些巡演。这次巡演是在国内进行的,比赛之后到了厦门、北京,宣传了一下这次国际小提琴节的选手。四是和比赛选手进行了签约,凡是举行重大的国际比赛,他们有义务来参加我们一些文艺演出。同时和国外一些文艺演出,也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多种形式来宣传、推介国际小提琴比赛。这是我们做的一个方面。
还有我们自身的一个方面。这届国际小提琴节结束之后,在近期准备启动下一届国际小提琴比赛的一些准备工作。现在通过三届小提琴比赛之后,我们有个感觉,你不能到了比赛的时候才来做你的宣传工作,而是应该提前。所以我们现在专门组织了这么一个机构,关于国际小提琴比赛的机构。从现在开始就选择下一届比赛的章程、办法,使国际上一些优秀的小提琴选手能够了解这个情况,到时候积极地参加报名,不断提升青岛国际小提琴比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主持人:感谢姜部长的解答。时间关系,第一场发布会就到这里,下面我们接着召开第二场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