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请来了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市环保局副局长汉红燕,请她就2011年全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发布。首先请汉局长介绍情况。
汉红燕:各位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年以来,市环保局不断加大污染减排、机动车污染防治、流域污染治理以及环境监管等环保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深入开展污染减排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在污染减排方面主要开展了这么几项工作。一是制定减排目标。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十二五”期间,我市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将在“十一五”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两项污染物的基础上,再增加氨氮、氮氧化物两项污染物。同时,污染减排的范围也由原来的工业、生活扩大到交通、农业领域。目前,我市已初步编制完成了“十二五”减排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待国家、省正式下达减排任务后,正式发布实施。
二是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初步分配了“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完成了各区市和重点企业减排责任书初稿的编制,将减排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核,政府设立了1000万元专项资金,强化考核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积极推进工程减排。2011年,确定实施年度重点减排项目61个,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减排项目15个,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排项目46个。目前,莱西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深度处理工程、青岛钢铁有限公司2#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等46个项目已完工,并且发挥了减排效益;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3号机组脱硝工程、青岛热电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设施改造项目正在实施。
二、加大机动车污染防治力度
一是疏堵结合促进黄标车淘汰。按照《青岛市区高污染黄标车提前淘汰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各区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立了黄标车淘汰补助联合服务窗口,于9月6日正式启动了黄标车淘汰补助资金审核发放工作。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高污染黄标车区域限行的通告》,自9月1日起,在市南区6.48平方公里的区域实施高污染黄标车限行管制措施。截至9月底,全市共淘汰老旧机动车23247辆,其中淘汰黄标车6994辆。
二是推进油气污染治理工程。实施《青岛市区油气污染治理以奖代补资金管理办法》,对按期完成油气污染治理的储油库、油罐车和加油站,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截至9月底,全市已完成2座储油库、22座加油站和66辆油罐车的改造治理。
三是加大机动车污染执法力度。截至9月底,全市共开展路查997次,检查车辆6.8万辆,查处无环保标志车辆2067辆,占检查总数的3.0%,同比下降34.8%;查处黑烟车362辆,占检查总数的0.53%,同比下降79.9%;处罚2263辆,罚款45.26万元,同比提高133%。全市共年检机动车43.5万辆,同比增加29.6%;监督抽测单位8227家次,共责令3.1万辆排气超标车辆限期整改,处罚616辆,罚款12.77万元,同比提高8.6%。
四是推广使用国Ⅲ标准车用燃油。截至9月底,环保、工商、经信部门联合检查加油站1843家次。目前,全市已经供应销售国Ⅲ车用汽油;中石油加油站已经全部销售国Ⅲ车用柴油;中石化公司已对我市公交车供应国Ⅲ车用柴油,市区所属加油站计划11月份开始销售国Ⅲ车用柴油。
五是加强环检机构的监管。组织全市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开展了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推进市区机动车安检、环检一站式建设。目前,市区原有的12个机动车检测站中,6个检测站已经实现“两站合一”,3个检测站正在实施“一站式”建设。
三、积极推进流域污染治理
一是加强流域管理。制定了河流断面目标责任考核、区域限批和约谈负责人制度;编制了《大沽河流域环境保护规划》;在墨水河流域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对超标排放污水处理厂依法征收排污费,促进全市流域环境改善。
二是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至9月底,小涧西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置设施一期扩建项目、镰湾河水质净化厂二期扩建工程、胶州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等12个项目已完工,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北厂扩建兼升级改造项目、即墨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工程、莱西市垃圾处理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升级改造等工程正在实施。
三是开展工业污染点源治理。至9月底,38家企业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或接入市政管网。
四是开展河道整治。目前,海泊河下游(杭州路桥-杭州路河段)污染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李村河上游、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实施。前三季度,李村河、嵯阳河等四条省控河流水质同比明显改善,污染物浓度大幅下降。
四、强化环境执法和应急管理
一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2011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开展重金属企业专项整治,建立了三级预警监测和联动查处制度,取缔了3家非法电镀企业,对废气处理设施达不到环保要求的25家电镀企业实施停产治理,对4家涉铅企业依法责令停止生产。完成100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对45家不能稳定达标的企业实施了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针对噪声扰民问题,集中开展了建筑工地噪声专项整治;中高考期间,专门开展了“为考生送安静”活动,检查工地、饭店等场所2100余处,查处噪声扰民案件74起。前三季度,全市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下达责令改正1854起,行政处罚1173起,罚款额938万元。
二是强化环境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大气、河流、海洋、土壤、声等环境要素监测体系和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建成灰霾综合监测站,对全市10个出境河流断面、17家城市污水处理厂等重点监控目标的总汞、总镉、总砷等10项监测因子开展监测,完成防控体系监测数据4200个。对全市272家风险源进行了全面排查,充实了环境应急与危险废物处置专家库,举办了辐射、危险化学品等环境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全市放射源均处于安全状态。针对周边国家或区域发生核事故可能对我市产生的辐射影响,编制了《青岛市域外核事故影响应急预案》。在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辐射环境应急监测程序,对大气、土壤、饮用水、地表水、海水开展全面监测,准确及时地向公众发布监测数据。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汉局长的介绍。
大家还有什么其他需要了解的问题,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我是青岛日报的记者。我想问汉局长两个问题,一是我感觉今年秋高气爽的天数好像特别少,不知道实际监测数据是怎么样的。第二,今年上半年新闻发布会提到,今年8月底会对建筑工地开征排污费,这项工作目前是什么样的进展?谢谢。
汉红燕:第一个问题,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今年空气环境质量的目标是优良率应该达到90%,这是咱们的目标。而实际呢,因为现在还没有进入冬季,可能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的季节,集中供热还没开始。截止到9月底,实际优良率今年确实比较高,已经达到了96%。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今年作为汽车尾气的污染治理,政府专门开展了作为汽车尾气整治专项年,还有十项专项整治,其中机动车的污染防治是其中一项,刚才我也介绍过了。另外,今年的气象条件相对来讲,可能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天气也比较多一些。方方面面的原因吧,确实这种感觉和实际的监测数据也是相符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原来确定的要开征建筑工地扬尘的排污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开征。因为这项工作在其他城市有做的,但是从国家统一的部署和相关的排污费征收的规范,没有具体的这方面的一些技术规范,我们也是在借鉴其他城市的一些做法,也了解了这些城市的情况。效果是有的,但是好事还是要把它办好。有些城市是否符合法律依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以及相关的技术等方面,可能还有些问题,我们也是本着积极、稳妥的这一原则,现在这项工作还在推进的过程当中。
记者:汉局长您好,我是大众网的记者。我想问一下,您提到有一个1000万的专项资金,我想问一下这个奖金是如何分配的?对减排做得比较好的企业,最多能有多少奖金。谢谢。
汉红燕:这项资金应该是分到政府的。根据现在减排的任务责任书,主要是两级政府之间签的。先是省政府跟青岛市签,青岛市要跟12个区市签,“十一五”是这样做的,有一个责任书,具体又要分解到年度。这个减排工作是按照年度进行考核,到了“十一五”末的时候,要根据青岛市分配给各区市政府在责任书里签订的减排任务是否能完成。这是一个前提,能完成才有可能奖励,拿到专项资金。另外,这个专项资金可能有工程方面的,有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根据这几项措施的具体完成情况来分配的。
主持人:还有哪位记者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