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有关工作”新闻发布会

  
直播项目
主持人:王振东
发布人:刘岐涛
时 间:2011年09月08日
地 点:国际新闻中心三楼新闻发布厅
执行团队
监 制:何敬君
策 划:颜 涛
主 编:韩丽楠
采编群:牟洪帅
技 术:王有斋

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发布会的内容是我市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有关情况。今天,我们请来的是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刘岐涛同志,请他就有关情况进行发布,下面先请刘局长介绍情况。

  

刘岐涛: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在这里向大家介绍我市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有关情况。前不久,市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将对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简要介绍如下:

 

   一、建设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当前,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已成为青岛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一个时期,青岛将以国际城市为标杆,充分发挥作为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优势,实施服务经济主导发展战略,加快建成服务山东、辐射沿黄流域、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

   二、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抢抓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基本完成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明显增强,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明显提升,公共服务业水平明显改善,服务业的消费拉动功能、就业推动功能、税源涵养功能、产业调整功能、开放先导功能显著增强。

  具体目标是,突出“一个加快”,保持“三个高于”。即加快提高服务业比重,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7%,力争达到60%左右;服务业增加值的增速要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和全市生产总值增速,服务业投资增速高于第二产业投资增速,服务贸易出口增速高于货物贸易出口增速。

 

  

三、转变服务业发展方式

 

  加快服务业“统筹、创新、集聚、融合”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理念和战略选择,促进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向科学的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升服务业核心竞争力。以统筹协调促进均衡发展,统筹均衡发展陆海服务业、城乡服务业和便民服务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以技术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更加重视依托先进技术和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培育新兴业态,发展高技术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要素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服务业集聚区集聚,发展总部经济,建设区域性总部基地城市。以产业融合实现联动发展,引导制造业服务化,鼓励制造业企业奋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文化、旅游、会展、商贸、交通等服务产业的融合联动发展。

 

  

四、构筑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一是突出服务业重点领域。由目前以生活性服务业为主转向以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主要是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化,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提升服务水平和生活品质;支持公共服务业均等化,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二是按照“主导产业抓集聚、高端产业抓规模、新兴产业抓培育”的思路,实施好产业发展“456”调整计划。“4”是现代物流、旅游、商贸和房地产等四大主导产业,“5”是指金融、文化创意、中介、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五大高端产业,“6”是指会展、体育、节能环保、居民服务、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等六大新兴产业。

   三是重点推进六大产业。结合城市功能提升和服务业转型要求,在全面协调促进“456”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大综合改革和产业扶持力度,突出抓好金融、现代物流、旅游、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六大产业发展。

 

  

五、服务业空间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按照“海湾型”特大城市框架,坚持城乡统筹、七区一体和产业融合、功能复合的原则,加快构筑“环湾集聚、梯度推进、五区带动、多点支撑”的服务业空间布局,促进服务业产业布局合理化科学化、产业特色差别化,区域间优势互补有序发展。围绕中心城区构筑胶州湾东岸、北岸、西岸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带,形成经济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和“产业高地”效应。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带动产业梯度推进,促进胶南、胶州、即墨、平度、莱西,加快与中心城区的融合发展。坚持重点区域带动,规划和推进前湾保税港区、董家口新港城、北部生态科技新城、李沧百果山世博园区及周边区域、温泉旅游科研新城等五大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提升经济能级,培育新的增长极。

 

  

六、突出重点载体建设

 

  重点工程、重点集聚区、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服务平台成为支撑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主要是突出实施一批战略性工程,建设青岛邮轮母港及配套工程、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董家口港区、前湾国际自由贸易港(区)等战略性工程。突出建设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一批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加快提升产业集聚带动力。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突出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较大的服务业大企业、大集团。突出培育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重点打造大宗商品交易、产权交易、资源环境交易、金融产品交易等四大类交易平台,建设一批功能性服务平台和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

 

  

七、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在体制改革方面,深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争取在金融创新、物流管理、度假旅游、科技服务、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等方面先行先试部分重点改革政策,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在创新机制方面,重点是构建“多区港联动”的开放型经济运作机制、产业联动发展机制。

   在改革探索方面,重点是争取在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探索改革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税收制度,探索设立国际航运发展综合试验区,支持前湾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在政策创新上,重点是完善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增长机制,研究设立市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扩大服务业的用地供给,落实好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与工业同价政策。

   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开展泛黄海中日韩次区域经济合作,推进“落实CEPA示范城市”,积极实施定向招商,扩大服务贸易,支持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务,全面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当然,要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发展,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参与,我们也希望新闻界的积极关注。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推进我市服务业发展达到新水平。

  我的介绍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刘局长的介绍,下面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提问。

 

   记者:刘局长您好,我是《香港商报》的记者。我们将有哪些政策对于平度、莱西等地服务业跨越式的发展,请刘局长简单介绍一下青岛关于推进“CEPA”示范城市的一些情况,谢谢。

   刘岐涛:平度和莱西,离我们城区比较远的农村,也有发展服务业的优势,特别是平度莱西处于整个胶东半岛的中心,具有土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将抓住机场搬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建设山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有利机遇,规划半岛陆路物流枢纽,建设服务半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新型农村的现代商品集散与物流配送中心。我们在以后的发展也要去做好两市"的服务业布局。重点布局一些商贸、流通、物流业的中心来发展商贸、流通、物流业、生态旅游等产业。整个城市的老工业向郊区的搬迁,将来为工业服务的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条件,将来也会采取一些政策来促进平度、莱西区域发展商贸旅游、以及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

   在政策方面,我们会更加利用我们集聚区的一些政策和项目政策,市里面的服务业引导资金将给这些区域的重点产业进行扶持。关于你提的“CEPA”示范城市的进展情况,我们希望在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与香港方面积极衔接,重点引进一些现代服务业企业和发展服务贸易。下一步市有关部门将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加以推进,谢谢。

   主持人:还有哪位?

   记者:您好刘局长,我是《中国经济早报》的记者。金融、现代物流、旅游、科技服务、软件与信息、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刘岐涛:内容也很多,我只有简单的回答一些。提出了一个“456”产业调整计划。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重点推进金融、旅游、现代物流、科技、软件信息和文化创意这六个产业对于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是紧密相关的,青岛发展六个产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

   金融业方面,我们重点突破机构的引进、市场培育、产品创新和特色发展,特别是提升发展以货币、外汇、证券、期货、黄金交易为主的金融要素市场,主要是提升我们金融产业的交易和定价功能。

   物流业方面,我们将来重点突破航运交易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和公共信息平台,加快提升海、陆、空港经济集聚和产业派生功能。

   旅游业方面,主要是突破产品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模式,加快培育八大旅游产品,完善旅游的交通、旅游散客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标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来促进旅游向度假旅游转型,特别是发挥旅游消费作用。

   科技服务业方面,主要是突破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高端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服务的功能。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方面,重点是突破信息资源的开发、信息服务体系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要打造一个“接包全球”的品牌效应,提升信息网络、数据处理等服务功能。

   文化创意产业方面,重点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的发展,培育一批文化大企业,推动文化与城市、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创意服务功能,谢谢。

   记者:我想问一下,政策创新提到我们正在研究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我们现在这个基金运作到什么程度?它是不是主要支持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发展?谢谢。

   刘岐涛:培育创投基金是投融资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服务业企业相对来说规模比较小,竞争也是比较激烈的,特别是现在服务业的新型业态培育比较快,更需要一些创新性的创投基金来扶持。目前,国内现在专门针对服务业的创投基金比较少,我们正在探索研究设立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现在是一个设想,但是我想不久的将来我们会抓紧时间推进,争取设立一支基金来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的培育和发展。当然,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是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发展。因为创业投资基金原则上都是促进处于创建发展初期的企业培育发展。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成熟阶段的时候,往往融资渠道会多一些。所以说设立服务业创业投资基金在青岛是一个创新,希望通过这种创新来探索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些新体制、新机制。

   记者:我想问一下,构筑形成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和支持公共服务业均等化有什么具体的措施?

   刘岐涛:现在在服务业总量中,生活性服务业占的比重比较大,是服务业发展阶段的一个主要特征。推进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主要是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宗旨,以开拓市场,扩大消费为中心,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为方向,提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等生活性服务业,为居民消费提供便利化的服务。目前我们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旅游、家庭服务、商贸等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规划意见,在这些规划意见当中将有一些具体的支持政策和推进措施,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

   关于公共服务业均等化,主要是一个为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和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的配套的产业,我们将来主要是做好一些公共服务的布局,怎么让它更加合理。我们的公共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公共服务业的领域是比较广泛。做好这些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均衡布局,不仅促进产业的均衡发展,也是对人民的生活,对整个公共服务业发展提出一些良好的条件。在一些公共服务业行业规划和未来的发展当中,会更加体现均衡发展的重点和措施,谢谢。

   主持人: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需要什么资料可以提供给大家,希望媒体朋友们更多的关心、关注我们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我们的宣传报道共同促进我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今天的发布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